24.04.06筆記——勝爲士
(2024-04-07 10:01:10)
标签:
灵修人生思考杂谈哲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24年4月6日、星期六
〖記事〗今日、忙。又、開車回京。
〖隨感〗
一、凡說「好」、首先應是生命健康之好。
一、因體合之演化來,當下有之、便是適宜有;當下無之、便是適宜無。斯似可與現實世界乃最好世界之說相關聯。
一、余謂演化論、亦是有限。譬如牛頓力學、適用於宏觀及低速之情形。推之,從死物到含生之雲泥、正如力學之尚待量子論;而從獸類到人羣之雲泥、正如力學之尚待相對論。演化於前者、只能說成偶然、無以解釋從無到有;於後者、不足建立文明、無以樹立倫理道德。故此、若空持一炁界演化之理、認為全部,便於神啓與人文兩失之矣。易言之、是只見「裸」而未見「善」也,復次、是見真理之一部而未見其全也——不全者且必廢。反之、演化亦非不是理,惟不能只見「善」而不見「裸」。(案:此處神啓、炁變、人文三者、似亦有一憲治關係,例如人文關懷之社會、輒強過純粹的叢林法則、其甚或有犧牲自己者。斯亦能懸擱功利者乎?)
一、前現代畢竟前現代,雖愛亦懲;前現代縱使前現代,雖懲亦愛。故此,勿謂見懲是不見愛也。(案:到底誰「無保可守」?再思吾曾言之「孔子創傷」問題。彼以「仁」釋「禮」,惟「禮」也者、必由社會自發形成、而非由於人之理性之仁。故吾以爲、「仁」與「禮」之間有一張力、亦即理性與傳統之間之張力也,故後儒底發展亦有兩向——向法之改造、向道之順應[案:「道」非就理性控制言]。復次、洞見「孔→孟→公羊→法→現代性→擠進傳統→皈依者狂熱」之關係。)
一、「原罪」之洞見者、凡後天努力之無用處、何異原罪?
前一篇:24.04.04筆記——勝爲士
后一篇:24.04.07筆記——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