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3.16筆記——勝爲士
(2024-03-17 11:12:55)
标签:
灵修人生思考杂谈哲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24年3月16日、星期六
〖記事〗今日,煩。又,音譯用「依」字,以避免「伊」。又,指示代詞「本」「此」指時地時,換用「當」「茲」。
〖讀書〗
一、思考「自由」與「泛愛」之關係,將「愛己」與「愛人」打通,得出如何行之答案。首先,人之良心即律法,經有之,「乃律銘於其心」。故此,一方面,須知反良心便是反律法,即經所言「其心之良,若爲爇鐵所烙」,及「懦弱之兄弟,基督爲之死,乃因爾知識而淪亡。爾如是獲罪於兄弟,傷其懦弱之良心,乃獲罪於基督矣」;另一方面,須知缺乏真理提吊則良心亦不可靠,故經亦言「凡由上帝所感之聖經,有益於訓誨、督責、反正、習義,致屬上帝者得以純全,悉備善工」,及「蓋上帝之道活潑、靈通,利於兩刃之劍,能剖刺魂與靈、節與髓,亦立辨人之心思意志也」。進而,分為對人、對己之兩種情形。對己是我學(宗教的),有真格的自由,如經言「所謂良心非爾心,乃彼心也。蓋我之自由胡爲被他人之良心擬議乎?若我蒙恩而共食,胡爲因我所感謝者受謗乎」;對人是儒學(倫理的),在情理上顧及,如經言「我儕之健者,宜肩不健者之弱,非悅己也。各宜悅鄰,以致其益,而建立之」。我良心軟弱時,則我宜縱身信仰,按「上理」懸擱其論斷,並勤加鍛鍊,即「我於此自勵,對上帝及世人常存無虧之良」,又「我見擬於爾曹,或以人意擬之,我則視爲細事,亦不自擬。我不自覺有疚,然不以此見義;蓋擬我者主也」;彼良心軟弱時,則我宜默觀啓迪,按「下理」轉出其交際,並深知彼之良心與吾之信仰之畢竟有差異,不然不必言「緣有對上帝之良,雖受枉而忍憂,則見納矣」,及「中心尊主基督爲聖;素備應對,以答凡詰爾衷所望之故者,惟宜温柔、敬畏耳。旣懷無虧之良,及受謗言,使誣爾宗基督之善行者,自覺羞愧」矣。如是,殆「反串」歟?「客串」就身份說,「反串」就手段說,既是反串,便不違目墑。蓋愛之者,必對之自覺負有責任,若無干係則必非誠愛;同時,又不能冒犯之或強迫其改變,於是,如何打通兩者?即要「反串」,至於熟練。正所謂「智如蛇,馴如鴿」、「於衆則如衆,多方以救數人」云,又非陰謀家之向己,要歸向主也。(案:「良心」一詞用於見證時,譯作「誠心」似更佳。「誠」與虛妄對,而「良」字則就天生所具律法之性善說,與惡劣對。)
前一篇:24.03.15筆記——勝爲士
后一篇:24.03.18筆記——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