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1.26筆記——勝爲士
(2024-01-27 11:22:38)
标签:
灵修人生思考杂谈哲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24年1月26日、星期五
〖記事〗今日,愛常存。
〖讀書〗讀《婚姻底審美效力》。
〖隨感〗
一、奧卡姆剃刀,剃不掉上帝。剃不掉上帝,便剃不掉一切。
一、三一:三是理,一是愛。理處行善,愛作提吊。
一、標榜「古儒」,否定「後儒」,實即否定了儒教傳統。況乃天子僭天,天僭上主。始也虛理,繼也虛統,都是錯位者,更不合自然法。「天」(就世界說)僭越主,則其「理」亦錯位。人能爲「名理—物理」之利,而不能爲「性理—倫理」之義,成義待超性也。相對「道成肉身」,儒教則是「肉成道身」,以人底軟弱治人,卻自視為神。
一、安息是最佳的活法,吾等待,而由上主做,偕合一線也。所謂「向世界死」「天天冒死」云,指安息乎?第六日造人,第七日安息,易言之,人是先經歷安息,而後開始工作。緣此,凡工作之先,宜自靜待。
一、「施事→當事」或「事主→工具」,指主體改換。
一、各具理實(聖言)之一部(種子),故非錯誤,但有錯位(只是模糊看見)。
一、「真我」是「天生的聖徒」。人具「上理」向上之能力,故為萬物之靈,蓋其在性理以上(超性),與妙有真我相連屬,而能進入超乎人性、獸性之更大的領域(知及愛)。由此,推至終極無限處,其對象便是上主(Dienké)矣,與之重合同一(遂有隱含的信)。易言之,愈向上(本有賴於上主之恩),則愈面向上主,亦即愈面向其恩與道(已與人性結合者)之境界。俟道(聖言)自上而下,倒灌於(聖化)上理及下理之各層(全者),其人遂能認識到其限界,並能愛鄰人。若僅有下理之「名理—物理」「性理—倫理」兩層(曲者)——前者係科學,無關於善;後者有罪性,適為啓示所反對——遂無預夫更大的知與愛矣。故凡說按「理性」生活而得為聖徒者,殆皆不可離「上理」說之,亦即不淫之靈性,是正信也。復次,若在「性理」層坦誠其無能,或「名理」層洞見到求真,亦不失向上之機。
前一篇:24.01.25筆記——勝爲士
后一篇:24.01.27筆記——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