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1.20筆記——勝爲士
(2024-01-21 10:18:12)
标签:
灵修人生思考杂谈哲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24年1月20日、星期六
〖記事〗今日,愛常存。又,近兩日喉嚨不適。
〖讀書〗讀《呻吟語》。
〖隨感〗
一、理次未嘗不分上、下。前說「人文—物理」之局,為中西所同開,兩者雖各有偏,卻咸屬下二理次(下理),即「性理—倫理—情理」與「名理—物理—事理」也。其流弊,在中國者不必論矣;西方自近代以來,理性獨走,引致慘禍者,亦在此。然則,學人之苦心會通,仍歸淺薄,並不究竟。若上二理次(上理),即「超理—空理—昧理」與「奧理—玄理—生理」者,始過世俗而高舉焉。故說「理」字時須注意。
一、啓示亦在歷史中逐漸呈現,生成着歷史的耶教(道統),此係辯證的進長(有機的)。生命扗變易,靜止者是假我(回不去),而教義同理,是啓示與歷史偕合不二也,必有時代的異同。故此,當事之吾人,所遇如何(梵二),則宜安於如何。
一、變化習氣,儒道所能也。世界之炁與人身之氣,通如一體。惟不知罪性與失序之問題時,難免流弊耳。今既分之為三限界以提吊之,遂將儒道之學在理次中做安排,而轉化為可用者,但亦只是贏面上努力用功,總無期必其成底心思。迨新習氣具備,「恆」字便不難做。至於成敗毀譽,既不在我,則何妨忘之而不慮焉?
一、彼為病人,吾奚與爭?
一、不是「反串語」,而是「大實話」。
前一篇:24.01.19筆記——勝爲士
后一篇:24.01.21筆記——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