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12.10筆記——勝爲士

(2023-12-11 10:00:35)
标签:

灵修

人生

思考

杂谈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23年12月10日、星期日
〖記事〗今日,煩。又,前置的關係語句咊同位語句,均可用「之」連接,如「伊所提(之)建議」「穿西裝上班(之)人」「人人要自強(之)話」「村民祭祀祖先(之)日子」等。但單用時,關係語句改用「者」字,如「伊所提(者)」「穿西裝上班(者)」;同位語句改用「云」字,如「人人要自強(云)」「村民祭祀祖先(云)」。又,名詞修飾名詞,或為短語(不成詞),或為複合詞(成詞),亦可通過標記區分。如「(竹的)筆筒」「(瓷的)花瓶」「(政府)(底)機構」「(鐵路局)(底)職員」,有標記「的」「底」是名詞短語(用「~的」則轉為形容詞);如「竹筆筒」「瓷花瓶」「政府機構」「鐵路局職員」,無標記且只涉及詞根,是複合名詞。復次,增用「的」「底」不僅可以區分成詞與否,而且從無標記(零形式、隱性標記)到有標記(顯性標記),也增加了語音形式,可以幫助聽力理解。又,本方案用「底」字分擔了舊中文「的」作為領屬限定詞之功能,如:「外交部(底)官員」=「官員(屬於)外交部」、「中文系(底)學生」=「學生(屬於)中文系」。反之,非領屬之「的」與「屬於」義不同,如:「(玻璃的)蓋子」=「(玻璃貭的)蓋子」≠「蓋子屬於玻璃」、「(木頭的)門」=「(木頭貭的)門」≠「門屬於木頭」。又,新的與格介詞「畀」,可用作與格標記,其後接與事。「V畀」形式則構成雙賓與格動詞,如「給畀」「借畀」「買畀」「拿畀」等,間接賓語往往是受益者。例:「張三(送畀)李四一書」=「張三(送)一書(畀)李四」。須注意體貌詞所在位置,例:「渠(借畀了)吾渠的車」=「渠(借了)渠的車(畀)吾」。
〖讀書〗讀《牟敦悟禪》。默觀生活不是人爲技術磨練,而是聖神活在靈魂深處。默觀者放棄生活中無價值之事,服從天主之靈底感動。聖神隱藏在內在的自我中,脫離外在,便能在我們內找到天主。默觀就是有意識地察覺聖子、聖神底使命,接受送給我們底聖言,作爲我們底生命與光。送給我們底聖言,是主觀而非客觀的知識。他與內在的我合而爲一。(重要。)又,默觀生活中,渴望是最重要的。世俗的人失去了品位精神之感官。世俗就是現世底、會改變底、轉動回到起點之東西。世俗生命沒有希望,被禁錮在循環中,轉移注意之假相。世俗依賴於虛假的繁榮,假裝滿足,人是物而非人,被比自己低下之事物征服。神聖的社會,則依賴天主,在我們內也在我們上,使我們脫離外在事物,支配外在事物,佗們爲了我們存在。天堂外,沒有純粹的神聖社會。(世俗vs神聖,物役抑或役物。)對待生命之神聖態度,不是逃避虛無,而是天主已將我們的虛無轉化爲佗底聖殿,佗底光就隱藏在我們的黑暗中。內在自我不是空洞的,而是滿全的。我們內有天主在。神聖的態度是默觀底,世俗的態度是行動底,只有行動傾向默觀,纔是神聖的。固著在幻相上,只會毀壞生存。世俗並不尊重真實,只想勉強促成。僵硬的信仰並非活着,而是住在外在自我中,是偏見底產物。(爲偖層次。)
〖隨感〗
一、凡說真我,皆偕合上主說。凡說上主,皆偕合真我說。上主真我,偕合一致,斯是「爲偖」。
一、不言曰「默」,在心也;不動曰「靜」,無爲也。默想(meditation),就推理說,憲治謨知;靜觀(contemplation),就解悟說,憲治接知。至於感覺經驗,則就回到生活說,假我無爲,而上主無不爲。信仰→推理→解悟→感覺,是新秩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