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12.08筆記——勝爲士

(2023-12-09 12:07:32)
标签:

灵修

人生

思考

杂谈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23年12月8日、星期五
〖記事〗今日,煩。
〖讀書〗讀完《七重山》。又,讀《隱修士牟敦悟禪》。默觀不是坐下來解決問題,而是帶着問題生活,直到問題自行解決,或生活幫你解決。這類問題憑假我存在,假我瓦解,問題則解決。須先放棄追求「快樂」與「實現」之假我;真我滿足於「存在」(be),而根源於天主。(根本原理)又,不是去鎖定一個新的自我。而是先恢復自我底統一,一個協調而單純之整體,即說「我」時真正存在底人。自己是獨立的主體,不是客體,不是人羣中之無名氏。「外在的我」是短暫的,與「內在的我」是疏離的。「內在的我」去處於當下(to be),去活動,而非去計劃,去滿足自身。不是「外在的我」去想象自己默觀,不是創造自己、被自己強迫。(「我」是誰?)又,喚醒內在自我,無特殊的技巧,只有自由時,纔能發生,定義與控制則無用。內在自我是生命,不是去擁有底,而是我們之所以然底。內在自我不是「物」,會從掌握佗之概念中逃遁。(生命。)又,「悟」是精神上之啓蒙,內在精神之開啓,顯露出最深處之自我。「禪」是自然的,粉碎假我,找到自己。真我,是單純的自己,不是理想的自己,後者是虛構的。真我是天主眼中底樣子,是獨一無二底,此外無他。(禪悟。)又,真我處體驗天主臨在。(偕合,找真我是找上主。)又,默觀者不是停止知曉外物,而是停止被外物引導。外物不再是慾望與恐懼底目標,而是保持中性、空虛,直到被天主底光充滿。又,信仰與愛情(信德與愛德)引導我們,超越自己,走向天主。佗居住在我們中,不是客體,而是統治者、創造者、行動者。又,真我是神象,真我醒來,看到主底顯現。主與靈魂看為一個「我」,一起呼吸,一起生活,都不是客體。又,內在自我不是想象中純粹在自我之內,而是與外界關聯底,與他人底主體底世界關聯。又,別人不是對我底限制,而是「其他的我」,是對我之補充,愛中之合一。內在的我與基督無法分離,與基督內之其他的我無法分離,形成一個人「基督」。基督徒底陶冶,是互相認出彼此底內在靈魂。愛主亦愛人,纔內在覺醒。(合一。)又,孤寂是爲了融合,退縮則沒有回到自由。不進入真實的自由與精神的深度,是假的神祕與假的宗教,是退縮到外在自我。而自由自發之內在自我,不受外擾,信任他人,不思考自己底利益。
〖隨感〗
一、不在掌控之內,便交上主命定。不在掌控則苦,交上主命定則樂。默觀生活,即將生活交給主。
一、罪性為一限界,軟弱亦為一限界。非謂克服罪性,便足成聖,而後無不能也。蓋吾人固為受造物,是人而不是主,原有限界在焉。若只正視罪性,不正視軟弱,便仍是儒家,即荀子之性惡一派耳,結果仍是驕傲。上主提吊,正視限界,更斬除假我。
一、經驗底主體,可能是世俗底假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