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09.05筆記——勝爲士

(2023-09-06 08:16:15)
标签:

灵修

人生

思考

杂谈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23年09月05日、星期二
〖記事〗今日,愛常存,良心安,感謝主。
〖讀書〗讀《基督教要義》。
〖隨感〗
一、永恆者進入了時間,便須時序裡逐漸完成。然則末世完成之日,是時間底終點也,亦即永恆之實現。易言之,該刻是永恆,但由現在的時間的吾人觀之,卻說之爲終點之時間。永恆與時間,有質的雲泥之別,則名爲時間底終點者,實與吾人所在之時間底現在,有質的雲泥之別也。翻轉之,福音書是在場的,啓示錄亦是在場的。若由歷史而前溯,或順時間而後望,則皆爲質的無限之遠,不能見證。此終點處,即余舊說「入類」之問題。「類」是「統」底終點,但「明類」不在後,而在先,亦即不在末後,而在當下。
一、夏娃先喫禁果,即虧缺了神底形象。於時,未喫禁果之亞當,見此已不象神之夏娃以果遺之,亦取而食之。可見,亞當之看夏娃,不看其虧缺如何,而仍選擇認其不虧缺處;再者,亞當未喫禁果,即未虧形象時,夏娃亦非必看渠爲不好,只是先具「性智」,自然影響亞當。「二人之目卽明,自知裸體,遂編無花果葉爲裳」,是性理所逼,始以裳蔽其虧缺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