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25笔记——勝爲士
(2023-02-26 09:35:15)
标签:
人生思考信仰杂谈哲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23年2月25日、禮拜六
〖記事〗今日,神偕。又,出門開車。又,間隔號用例「先進性·教育」不是「先進·性教育」。
【補馬來西亞華語特徵】
- 社會用字自由,簡繁並用。
- 語體文白交織。
- 早期國語教學採用老國音,尖音明顯,存在入聲,被稱「聯邦腔」,具體調值: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入聲5。
- 詞彙差異:「華樂」民樂、「腳車」自行車、「出世」出生、「藥房」診所、「計算機」計算器、「戶口」賬戶。
- 單音節語素成詞,如:「闊」寬、「景」景氣、「衣」衣服、「腦」腦子;又如單音節動詞,如:「(具)勝算底候選人」「(指)沒接獲上網投報」「(促)交通部」。
- 雙音縮略,如:「羽球」羽毛球、「熱話」熱門話題、「卡債」信用卡債務、「演詞」演講詞、「準證」準可證、「拜三」禮拜三、「昨午」昨日下午、「隔房」隔壁房間、「級任」班級主任、「表罪」表面罪證、「善信」善男信女、「購興」購買興趣、「維生」維持生活、「新張」新開張、「嚴缺」嚴重缺乏、「撥電」撥打電話、「照看」按照看到底、「廉宜」廉價便宜。
- 特色詞綴,如:「~佬」成年男子、「~婆」中年以上女子、「~妹」年輕女子;又如:「執行員」執行官、「從業員」從業者、「運動家」運動員、「消費人」消費者、「寫作人」寫作者、「有者」有底、「涉及者」所涉及底人、「業者」某行從業者。
- 特色詞彙,如:「鑊」鍋、「報章」報紙、「花紅」獎金、「睡房」臥室、「波道」頻道、「雪櫃」冰櫃、「食肆」飯館、「官非」官司是非、「終點」終點站、「管道」渠道、「示範屋」樣板房、「優差」美差、「學額」入學名額、「圖測」規劃圖、「仵作」入殮師、「聞人」知名人士、「頸項」脖子、「腕錶」手錶、「餐室」餐廳、「積犯」慣犯、「災黎」災民、「短訊」短信、「推事」審判員、「堂費」訴訟費、「電眼」電子眼、「回酬」投資回報、「添油站」加油站、「電單車」電動自行車、「當ㄦ」…底時候、「杪」末尾、「課題」問題、「較後」後來、「間中」其中、「獻議」建議、「步出」走出、「牽起」引起、「攫奪」搶奪、「詢及」問及、「續稱」繼續指出、「籲請」呼籲並請求、「促請」催促並請求、「牴觸」觸犯、「撙節」節省、「借鏡」借鑑、「裝置」安裝、「予」給、「張眼」睜眼、「落雨」下雨、「落車」下車、「發夢」做夢、「出糧」發工資、「入賊」有賊進入、「受薪」領受薪水、「出街」刊出、「造案」作案、「啓業」開業、「駕車」開車、「醫病」治病、「懂」會、「圓滿」整整、「優異」優越、「熟絡」熟悉。
- 形式動詞「告」,例如:「態度又(告)溫和了許多」「老店便(告)關門大吉」。
- 約數「三幾+位數詞/量詞/名詞」,例如:「三幾個月」三四/三五個月。
- 序數,如「頭獎/首獎」一等獎、「二獎/次獎」二等獎、「三獎」三等獎,又如「首三個月」前三個月,又如「鐘」小時、「字」五分鐘。
- 量詞,「客」一份;「位」則泛用了,如「一位乞丐」「一位小偷」。
- 人稱代詞「本身」與表人主語同指,如「(他)表示(本身)無法預測」。
- 指示代詞「本」,「本國」猶言「我國」。
- 疑問代詞「幾/幾多」,相當於「多少」。
- 區別詞,例如:「官聯」government-linked、「官式」官方的/正式的、「客卿」客座、「末期」晚期。
- 程度副詞,如:「幾」狠、「太過」過於/過分、「極之」極其。
- 範圍副詞,例如:「(咸)認/(咸)認爲」都認爲、「單只」單/僅僅。
- 語氣副詞,如:「在在」確實/實實在在。
- 時間副詞,如:「纔」再、「一直來/一向來」一直/一向、「漏夜」連夜。
- 否定副詞「沒/沒有」,用於反復問句末尾,例如「拿淂動(沒有)?」;位於謂詞之後做結果補語,例如「我看(沒有)」我看不到;否定經常性、習慣性情況,例如「我(沒)抽菸」我不抽菸。
- 介詞「在…看來」,表判斷底依據,猶言「在…來看」。
- 介詞「往」相當於「向」;「往着」與名詞組合,表行爲活動底方向。
- 介詞「向」,表協同對象,地位平等,例如「(向)我洽談」。
- 介詞「在」用於動態助詞「了」後,如「停了在半空中」;「在…來說」相當於「就/從…來說」。
- 介詞「自」頻率高於「從」。
- 介詞「對」相當於「給」,表動作對象蒙受損失,例如「(對)伊下春藥」。
- 連詞「以致」底結果亦可以是中性的、如意的。
- 連詞「既然」可以單用。
- 助詞「到」底補語可以爲「這樣/這樣+形容詞」,例如「肥到這樣」「穿到這樣高」;補語省略,只用「述語+到」,例如「臭到!」。
- 「有所+動詞」可表中性的或消極的意義,如「有所差異」「有所發展」。
- 助詞「過」用於動賓或動補結構後,如「受傷過」「動心過」「改短過」。
- 助詞「似的/也似的」單用,表比喻或說明情況。
- 語氣詞「底」用於疑問句,如「這樣多洋娃娃(底)?」。
- 語氣詞「咯」用於陳述句或祈使句末尾,表無可奈何、有建議或敦促,申明態度。
- 語氣詞「哦」在句中或句末,使語氣柔和。
- 語氣詞「叻」相當於普通話「呢」。
- 語氣詞「耶」在陳述句或感嘆句句末,表陳述或感嘆。
- 語氣詞「唻底」表示肯定判斷。
- 語氣詞「呀」「哇」「哪」等不遵循普通話音變規律。
- 「一下」類似語氣詞,使語氣和緩。
- 語氣詞「哈」,疑問程度較弱。
- 程度補語傾向於用「到」字,如「凍(到)死」「氣(到)飽」。
- 「底」字短語指人,如「小底」「老底」「肥底」;「者」字短語類似,如「歐美者」「高者」「有者」。
- 連動句,「以VP」表前一小句底目墑。
- 兼語句常用「使到」「令到」「令得」「促請」「籲請」「呼請」「諭令」「冀望」「冀」等。
- 「動詞+過」表動作修正,經歷該動作後,纔能達到滿意結果,如「破啦,買過新底吧」。
- 「動詞+指物遠賓語+予+指人近賓語」,受惠方標記用「予」或「於」,如「致電(予)另一名妹妹底女兒」。
- 判斷句「是…其中一個」,相當於「是…之一」。
- 判斷詞「乃」字常用。
- 「沒有」表否定判斷,相當於「不是」「不再」。
- 選擇問,常用「抑或」「抑或是」。
- 正反問,常用「X否」,如「會否」「有否」「敢否」「願否」。
- 祈使句「V好來」,含有強調希望達到說話者要求底好結果,如「考慮(好來)」「坐(好來)啊」。
- 「少+NP」「多+NP」,例如「少人底情況」「比較少人經過」「多人底大站」。
- 「不夠+NP」相當於「NP+不夠」,例如「(不夠)人手」「(不夠)撥款」。
- 「好命」相當於「命好」,例如「真(好命)」「狠(好命)」。
- 副詞「先」用於動詞結構後,如「問過她(先)」。
- 篇章關係,如:「跟着」接着/隨即、「較後」稍後、「過後」之後/隨後、「再來」其次/另外、「基於」出於/因爲、「因着」因爲、「有鑑於此」根據上文、「惟」只是/不過、「都好」也好、「更」而且/況且/還、「等一下/等下/萬一」假設。
- 話語引介,「指」連接發話人咊內容,「好像」用於舉例,「詢及」用於通過提問引出新話題,「續稱/繼稱/續指」用於追加言談內容。
- 篇章評價,「相信」表非確定性評價;還常見「一般上」「基本上」「普遍上」;「還好」表評價不高,緩和語氣;形容詞性短語在分句後,表達對前分句之評價,如「伊……,狠親切」「渠亦說,……,令人欣慰」。
- 篇章回指,「有關NP」或「有關的NP」回指前述對象;「上述+NP」亦常見;「其+NP」可作定語、主語、賓語,復指前面底人;「該+量詞+NP」重提上文人或物,以及「寔+量詞+NP」;又傾向於用「那」,普通話則用「這」;「本身」重提出現底人或羣體,相當於「自己」。
〖隨感〗
一、計較感覺底多少,亦是感官底功利。信心不是信心感,故對愛情之信心,亦不是對愛情之信心感。須知命定底愛情一定實現,甚或以一種弔詭的手段來實現之。應感恩命運,但不是認命。蓋吾人有限,對於命運,但論其正確的態度,而無從論其正確的知識。稱認命者,實自欺也,是以余說道家亦是玄理上之自義。(對命運之態度非知識)
一、現實下之匹配,往往是一方有得,而一方有失,非如理想下之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是以道德底真實現,關鍵在於愛。愛是捨己,擔待對方,甘心以失對得。此在屬世者看,或是吃虧,或是冒犯。然不如此,道德則實現不出。故說道德,卻不說愛,不說捨己,而退入功利者,其道德底建構不啻地上天國,終是自義也。(捨己實現道德)
前一篇:23.02.24笔记——勝爲士
后一篇:23.02.26笔记——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