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12.26笔记——勝爲士

(2022-12-27 09:50:00)
标签:

杂谈

人生

思考

信仰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十二月廿六日、來復一
〖記事〗今日,忙。
〖讀書〗讀《太解》。作鹽作光。又,禁食、禱告、施捨。要梳頭洗臉。又,不貪心,不憂慮。又,祈求、尋找、叩門,然後纔能夠:凡欲人如何施諸己,亦宜如是施諸人。
〖探究〗
一、(補在有重音之語言後)我們知道,歐化中文,主要也就是英化,其翻譯腔乃來自逐字式的譯法,照搬了外文底表達習慣,而導致在聽讀上感覺不順。但是,英語底語流中,每每存在着弱讀現象,並不似中文字字腔圓。那麼,歐化的華語底虛詞,是否亦可輕讀,來減少聽讀上底不順感呢?譬如「這是(一)個杯子」句中,「一個」是冠詞a底硬譯,故全句不如「這是個杯子」舒服,然而,若將「是」「一個」作輕讀,好比「杯子」底「子」字讀輕聲,快速地帶過去,則全句實應爲「這shyig杯ze」,便一點不冗餘,不拖沓勒。推之,凡歐化中文照搬了情態動詞、助動詞、be動詞、介詞、連詞、冠詞、人稱代詞等之地方,都應該輕讀,並要加快語速,例如:「蘋果和橘子」→「蘋果he橘z」、「陳述它」→「陳述te」。進而,也就類似是在照着英文底節奏來講華語勒,不妨看作爲了因應不同的文化而異化其語音。反之,若中文內容係古漢語,則不應採取此種讀法。
〖隨感〗
一、沒有「愛」,就是沒有「神」,就是沒有「敬虔」,一切道德亦無其開端,遑論正確的「忠恕」「智仁勇」「禮義廉恥」等?儒家即法利賽,是假冒爲善底。唯有對神之追尋,爲生活能力底保障。先愛、先求神、先敬虔,即是「先臆必」。反之,儒家底不敬虔下之道德,皆是「先勢必」底,乃本質僭越。(道德開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