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1.28笔记——勝爲士
(2022-11-29 10:01:36)
标签:
人生思考信仰杂谈哲学 |
分类: 读书笔记 |
十一月廿八日、來復一
〖記事〗今日,痛苦。
〖讀書〗讀《文化記憶》。「回憶文化」與「記憶術」不同,而注重履行社會責任,關鍵是「什麼是不可遺忘底」。此問題若決定一羣體底認同暨對自身底認識,則該羣體稱爲「記憶亇共同體」。(回憶文化。)以色列民族在律令下構建與延續,從Volk變爲政治的Nation。所有民族,背後都有「選民」思想。選民原則底結果,是回憶原則。被選中,即接受一套不可遺忘的義務。(選民。)又,「過去」是在對它指涉時產生底,過去在回憶中被重構。指涉過去有兩個條件:有證據存留、與「今天」有差異。傳統中斷後,重新開始,會導致過去底產生。新的開始、復興,總以回溯過去之形式出現。舊概念之「傳統」,則掩蓋了「中斷」底作用,只強調續寫與延續。(極注意!中斷。)又,讀以色列部分。簽定盟約,是以色列獲得領土之前提,具超地域性,不受地理限制。故不論以色列人在何處,皆能藉盟約生存。一開始便與出逃、隔離之命運相連繫。又,唯耶和華獨尊運動,發起者是人數不多之持不同政見者,自動從社會整體中分離出來,把原來所屬之社會文化斥爲陌生的東西,而把耶和華奉爲唯一神纔稱爲「真正的以色列人」。與曾經所屬之文化劃清界限,冠以異化、叛離、忘本之惡名,導致宗教、文化暨政治統治間之分解。以色列宗教,自一開始便劃清了「世俗的」與「宗教的」。成爲該羣體成員,不藉助遷徙、通婚或其他形式,而是通過「改宗」。(極重要!改宗。)爲抵制日常生活底侵蝕,生活方式以詳盡的律法爲基礎,令人記得自己是誰、屬於哪個羣體。(律法。)又,其傳統中,外部矛盾與內部矛盾密切關係,埃及人受十災喪命,以色列人亦因犯錯而受罰。故成爲上帝子民,不靠血緣,並非所有以色列人都是真正的以色列人。爲保持解潔淨,以色列人不僅與同族劃清界限,又不惜把矛頭對準自己底靈魂。強調驅逐迦南人,因爲自己就是可惡的迦南人。潛在的武力傾向顯而易見。後來的清教徒,亦用這種回憶形象尋找自己底合法性。(劃清界限。)【余頗意謂:雖耶教與猶教不同,但考其根柢邏輯,則耶穌最得其正。蓋此種文化,以不屬世爲基礎氣質,故必反傳統。昔之傳統敗壞,則耶和華獨尊者出;猶教敗壞爲法利賽,則耶穌出;及天主教傳統敗壞,而路德出。舊以律法堅固標記,後以福音堅固標記,皆所以從世界分別出來,以小衆走窄門。故說《舊約》預表《新約》,看似假託,實中肯綮,並律法自始即非屬世道德,故說福音不廢律法,而是成全。耶教之自猶教出,亦固有其內在生力也。】
〖隨感〗
一、中國文化所謂「入世」與「出世」,就其本質論,皆仍是「屬世」。聖徒底關鍵,在於「不屬世」,此其標記。(不屬世)
一、皍便是屬世的事,吾人又如何能測透呢?屬世的事亦是博大精深,故不要盯着鬼魔爭辯,只恐自己亦陷入深淵中。上帝令法老底心剛硬,乃是爲了棄絕他;上帝暫時不理會那些惡人,是因爲按他們底罪性,若遵從公義來審判,本就必淪入地獄。你豈能妒忌他們呢?你又豈須爲屬世的事憂慮呢?(屬世的事)
前一篇:22.11.27笔记——勝爲士
后一篇:22.11.29笔记——勝爲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