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10.30笔记——勝爲士

(2022-10-31 09:46:39)
标签:

人生

思考

信仰

杂谈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十月三十日、來復日
〖記事〗今日,煩。痛苦。
〖隨感〗
一、人之有所爲、有所不爲,是顧慮道義而然,抑或顧慮成本而然?以自由爲例,如若追求自由,便不得不犧牲生命,蓋自由之價位固高過生命。如欲苟活,便換不得自由矣。一般謂庸衆喜愛奴役,此誠不然,但彼之對於自由之追求,乃必捨「昂貴的自由」而轉取「廉價的自由」,易言之,彼乃欲苟活着、歲月靜好着,便將自由享受到,亦即是說,自由對於彼而言,其價位固在生命以下,故彼以犧牲爲不值,遂對自由還價,欲少花費、佔多便宜耳。倘彼有幸,逢偉人出,許彼自由,則彼未必不能苟得自由。但此種廉價的自由,尚是「真自由」虖?汝對自由還價,自由亦對汝還價,苟得之自由必苟失之。是以追求道義,雖有其成本,但道義必須是「所貴」,即永遠的絕對的稀缺品,易言之,它不能廉價,亦不接受還價,其價位恆定。恆定的價位不因顧慮成本而有所改變,不貴則非道義也。譬如自由,必由犧牲取得,若無犧牲,則非自由。推之,顧慮道義,乃顧慮其貴,非顧慮其賤。貴則欲取,有所取則不苟,故有所爲、有所不爲。(道義之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