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09.17笔记——勝爲士

(2022-09-18 11:30:42)
标签:

杂谈

人生

思考

信仰

哲学

分类: 读书笔记
九月十七日、來復六
〖記事〗今日,困。讀華語相關文獻。近來整理歐化語法,卻忘了海外華語此一大宗,嗟虖!華語正可彌補歐化口語部分底不足。
〖探究〗
一、(補在用字處)鑑於不定冠詞「乙」字容易仝阿拉伯數字「2」混淆,故應寫成「乚」。
一、(補在規範字處)動詞、代詞、副詞用「乃」,連詞、助詞用「迺」;「乎」用為介詞,「虖」用為語氣詞;「把」底柄義寫為「欛」;「即」作連詞寫作「皍」。
一、(補在修辭後)前說歐化必影響到口語,而本方案亦有口語的「底體」,並取「官話—國語/普通話」一脈作為白話。又,魯迅說要將新的語法注入民衆底語言中去,故海外的「歐化華語」,正是極好的榜樣。歐化的華語,不僅在書面上歐化了,其口語亦是歐化的。復次,其用詞風格相對於普通話而言,有「捨今取古」底特徵,正脫胎於早期國語,仝本方案底淺文言修辭相符合,故不妨梳理出「古漢語→早期國語→歐化華語」之獨立的脈絡,以作身份認同之用。
【歐化華語特徵】注意歐化在口語上底表現
1、介詞「被」使用頻率更高;
2、直譯式表達,如:「你介意…」Do you mind ...、「相信是…」believed to ...;
3、語序同英語,如:「這不是首個案件(有幼兒園尋找相助)」this is not the first case (where kindergartens are looking for help)、「改變自己成為志工」change yourself and become an environmental volunteer、「但不確定是屬於政府(或)私人地段」it is uncertain whether it belongs to the government (or) private lot;
4、句法融合,如:「由葉紹明頒發感謝狀(予)校方」Ye Shaoming presented a certificate of thanks (to) the school(給予動詞+間接賓語+介詞+直接賓語);
5、更歐化的表現,如:「是時候+VP」it's time to ...、「不是時候+VP」it's not time to;
6、語義移植,如:「分享」share、「文憑」certificate、「相信」believe、「領養」adopt、「廣場」plaza、「厲害」pandai(馬來語)等;
7、緊縮式因果複句,如:「我狠驚恐(因為他知道我們底日程)」「巫統底領袖們已喪失了道德制高點(因為支持這種族性的大會)」;
8、用詞捨今取古,與早期國語一致,如:「此/是/該」這、「予」給、「逾」超過、「至」到、「令」使、「於」在、「皆」都、「愈…愈…」越…越…、「亦」也、「故」因此/所以、「遂」於是/就、「以」用/按照/憑藉/根據/因為/把/從、「揆」相當於宰相底官、「殛」殺死、「杪」年月季末尾、「冀」希望/希圖、「假」借用、「店東」店主、「過堂」受審、「農夫」男農民、「書記」抄寫員、「同僚」共事的官吏、「詎料」想不到,等等;
9、用詞捨小取大,使用範圍發生變化,如:「拿」扛/拎/得/收/舉/打/抄/抓/撿/拾/拔/取/進/請/選/使/用/領/把、「對付」嚴厲懲處/處分/追究、「美麗」(亦用於服飾、建築、動物等)、「課題」問題、「不管」「今日」「幾時」「而已」(無口語、書面語差異感)、「黨魁」「標榜」(無貶義)、「人士」(任何人)、「配套」(名詞),等等。
【補世界各地華語語法特徵彙總】不僅有歐化影響,亦有方言影響
1、副詞出現在後,如:「[吃](少)點」「[欣賞](多)一首歌曲」「[聘請](多)三十人」「一個禮拜(才)」;
2、指人賓語在後,如:「給(一點錢)(我)」「他給(三本書)(我)」「你去看一下(他)」「我也問了一聲(你媽媽)」;
3、「×看看」取代「××看」,如:「你(試看看)」「再(等看看)」;
4、動詞重疊表完成,如:「我(吃吃)就來」「衣服(洗洗)就去」;
5、動詞重疊表全面、都,如:「這些書(收收)起來」「把它(吃吃)掉」「錯的地方(改改)好」;
6、特殊重疊詞,如:「(小小)力寫」「買(大大)個底」「(亂亂)講」「(硬硬)來」「(敢敢)唱」「穿得(漂亮漂亮)的」「總是(隨便隨便)的」;
7、「XYXY」取代「XXY」,如:「(見面見面)一下」「去(散步散步)」;
8、離合動詞不分解,如:「幫忙/我」「上課/完」「考試/了」「開會/了幾次」「沖涼/好了」;
9、省略趨向補語「來」「去」,如:「他回(-)了」「不可以進(-)」「現在出(-)還來得及」;
10、省略補語標記「淂」,如:「他吃(-)狠慢的」「買(-)太少了」「發展(-)狠好」;
11、比較句用「過」,如:「我大(過)你」「你好看(過)他」「儲蓄戶利息高(過)定期存款」;
12、動詞前之「(沒)有」,如:「(有)在家嗎」「(有)在家」「(有沒有)看見」「(沒有)看見」;
13、「(沒)有」作補語,類似「(不)到」,如:「聽(有)嗎」「聽(有沒有)」「我聽(沒有)」「我看(有)」「摸(沒有)」;
14、「會」取代動補,表能夠、得了,如:「(會)聽」「(會)過嗎」「不(會)過」;
15、「會」表程度,如:「(會)遠嗎」「(會)長」「不(會)長啦」「不(會)難看」;
16、「到」在動結式,如:「吃(到)飽」「抄(到)完」「死(到)光」;
17、「到」取代「淂」作補語標記,如:「氣(到)我半死」「弄(到)我不好意思」「害(到)我白忙一場」「使(到)我們不得不改變計劃」;
18、「了」liao3作補語,如:「壞(了)勒」「錢都交(了)勒」「好(了)勒」;
19、稱數省略「一」,如:「(-)塊半錢」「(-)百三」「(-)千六」「(-)百多」;
20、「有」表已經,如:「他(有)來過」;
21、搭配差異,如:「超乎/比例」「存在/嚴重/鬧事」「不僅是…而是…」;
22、構詞語素不同,如:「迭代」換代、「拋手」分手、「異然」異常、「資出」支出、「晉身」躋身、「入口」進口、「質素」質量、「取態」傾向、「迴圈」循環;
23、行文直接夾雜外文,不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