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制长沙窑瓷器的工作,开始于1978年冬,开始几年,是慢慢腾腾,后来,有关人员按照湖南省科委转发中国科学院科研局社科(86)研字23号文件,《关于落实“七五”重点研究课题:复制唐代长沙窑瓷器的通知》,正式承担了研究任务。于1988年11月研究仿制出具有唐代长沙窑瓷器鲜明特色的青釉褐斑模印双鱼贴花壶、青釉瓜形壶、白釉山纹壶等七种器型、九种釉色的瓷器。
有关人员首先对真实的唐代长沙窑瓷器进行化验,结果是:瓷胎含SiO2
、Fe2O3高,烧结欠完全,胎质呈灰白、青灰、香灰色,断面较粗、吸水性较大,大多为半陶半瓷,可归类为炻器制品!瓷釉含铝低、含钙高,并用磷和锡作为不透明添加物,以铜、锰、钴为色基,制造颜色釉,色釉的发色与色料的吸引入量与焙烧气氛、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仿制概况
1,原料,选择了古代长沙窑瓷器使用的部分原料和其它性质接近的原料做为仿制原料。其它原料有:草木灰,动物骨灰,锰粉,锰矿石,铜粉,铁矿渣,钴矿石,氧化钴,氧化锡等。
2,仿制品的瓷胎由省铜官陶瓷公司研究所化验。
3、制作工艺,本实验是沿用古代传统制作方法,以辘轳手工拉坯为主,坯泥水份25~27%;附件和零件如罐耳、壶咀、壶柄、贴花等用单模、分模或手捏制成,还有采用雕刻、堆塑、范模压铸等方法。器物造型主要为圆形、瓜果形。模拟形象以盛唐遗存物为标本,其腹体圆浑、短颈、卷唇或唇外折,多棱短流,单曲柄,壶咀粗短,显现出唐代前期有关产品形态丰满端庄、线条圆润柔和的时代风貌。
4,施釉,按制品工艺要采用荡釉、浸釉、淋釉、滴釉和涂釉等方法。釉浆浓度510Be~530Be,釉层厚度:荡釉、浸釉为0.4~0.6mm;滴釉、涂釉为0.8~1.2mm。施釉前大多先在粗而带色的坯体上涂抹薄层白色或淡灰色化妆粉,然后再施釉,以增加釉色质感及彩绘装饰效果。
5,装饰,仿制品的装饰完全模拟古代遗存瓷器的独具特色的装饰工艺,以釉下彩、釉中彩、模印贴花、粉上彩绘(外表不罩釉)、块状涂釉和雕塑等方法进行装饰。釉下彩绘,是彩绘后外罩透明褐色釉或枣黄釉,使画面永不脱落,色调柔和,光彩照人。釉中彩,其工艺程序属釉上彩,但由于釉层厚,熔融性能好,在高温作用下彩色料易渗入白色釉层中,形成釉中彩的格调!粉上彩绘,先在胎上涂抹化粉,并在碗碟内壁中心作圆块或方块状露胎,其上以褐色彩料在化妆粉上勾绘图案,表面不再罩釉,经一次烧成,形成特色工艺;模印贴花,在唐代,是最受胡人喜爱的高级出口产品.也是本实验中最为“乱真”的制品。实验装饰方法有二种:①直接在胎壁上模印图案;②模印装饰贴片,先用坯泥做成模印图案泥片,脱模后用泥浆将泥片粘贴在湿润的器壁流部或纽饰处,贴后施青釉,再在贴花处涂上深色褐釉,进行综合装饰。时隔千年,这精堪技艺,至今深受人们赞赏喜爱。
6,烧成,本实验坯胎选用以薪柴为燃料的龙窑和煤烧隧道窑还原气氛焙烧,釉彩采用高温氧化焰烧成。
二、检测与评审
1,物理性质检测,仿制品与古瓷对比,其成份误差甚微。物理性质十分接近,为“质”的相似提供了保证。2,器物形状与神态的评审,经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何介均所长(副研究员)、周世荣研究员等考古专家初步评议,1989年5月12日通过省级技术鉴定:“长沙窑仿制品的研究成功,促进了考古研究与工艺研究两个学科的进步,使现代古陶瓷研究迈出了开拓创新的一步,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并将对国际上的长沙窑瓷器的研究产生一定影响”!接下来,经耿宝昌、李炳辉等18名古陶瓷专家的评审:长沙窑瓷器仿制品,已接近或达到长沙窑唐代古瓷的水平。
三、有关事项
1,长沙窑唐代古瓷的胎,含硅、铁高,胎质粗厚。仿制品可以用成本低廉的普通粘土,陶土制作。
2,古瓷的釉,属低铝、高钙、磷质釉,釉面大多呈半无光釉状。仿制品要注意磷的添加,这可使釉的质感达到古瓷要求。
3,为使仿制品釉层和古瓷一样出现龟裂或冰块状裂纹,进行了如下实验:一是仿制品采用了较低烧成温度(1270±20℃),让坯体烧结不够充分,这样可产生三种效果:①坯体中的硅氧多晶转变完成较差,冷却时硅氧不同形态的可逆转变伴随着体积的变化而产生破坏应力;②釉与坯体接触面的组成互相渗透扩散不够充分,中间层生成不好,釉层中孕育着开裂倾向;③胎体气孔率大,容易引起水合膨胀,而发生时效龟裂。二是在釉料中引入较多的碱、碱土类元素,使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三是增加釉层厚度,减弱釉的弹性系数和降低釉的压应力。
4,仿制品能否在“神”感上表现出古瓷韵味,关键在于造型和装饰。本实验是以唐代有关产品型态丰满端庄、线条圆润柔和的标本仿制的,较好地再现了盛唐时期古瓷丰腴、不事雕琢的旷雅风度。
5,有关乳白釉的资料,系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提供。其余均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提供。
真正的唐代长沙窑瓷器,距今已1300年了,出土和出水的机会,非常少,就算碰巧有出土的,大多数也是碎片!现在市场上那么多唐代长沙窑瓷器,基本上是仿制品!南宋官窑博物馆的长沙窑壶王,就是仿制品!1990年仿制的,当时一共仿制了30件大致相同的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