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4)--胭脂井 (安徽 徐而缓)
(2011-07-07 22:54:53)
标签:
井胭脂井孙策周瑜大乔小乔安徽徐而缓文化 |
分类: 最后的茅屋 |
安徽有个“胭脂井”,那是一眼汉代古井。胭脂井在我们梅城王湾,它位于乔宅后院,水清且深,井旁有梳妆亭。这眼看上去与现代水井类似的古井,其实很不一般,它与乔公有关,与大乔、小乔小关。
历史上的“乔公”,多指东汉末年江东美女“大乔”、“小乔”的父亲“乔国老”。安徽潜山,自古属于江北,是孙策、周瑜们垂青的军事重镇。传说当年,为了实地堪察江北军情,艺高人胆大的“小霸王”孙策,只身带领几名随从,来到江北梅城,不料被曹操的人马发现,中箭之后,逃到正在梅城隐居的乔公家里,为乔公所救,得到了乔公全家的精心呵护与治疗---其中,对孙策照顾有加的,要数乔公的大女儿大乔。养病期间,孙策与大乔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临别之际,孙策告诉大乔,他会回来娶她。
二乔之美,是一代代文人吹嘘出来的。明•罗庄在《潜山古风》中说:“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唐代诗人杜牧更是鼓吹得不行,说什么“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要不是东风帮了周瑜那么大的忙,说不一定曹操就将大乔、小乔这对美女弄到铜雀台去了----这当然只能是假设。
孙策果真不负前约,娶了大乔为妻。为了笼络英雄,成就霸业,孙策又主动为小乔做媒,对象就是那个“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周公瑾。
我们知道,周瑜与小乔,是一对贤伉俪。他们的风韵,苏东坡已替我们说过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可以想象,大乔之美,绝对不在小乔之下,否则,以小霸王孙策之为人,决不会娶一个二、三流的女子为妻。大乔的美,应是美到了极致,用清代名士王士桢的话说,是:“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箫佩环”(《二乔宅》----这一对姐妹花,常常在自家的院子里,临井梳洗。妆洗罢,依栏照影,互以胭脂点井水中的倩影为戏,天长日久,井水变红,井水也就带了胭脂色、胭脂香,所以,人们就将它称为“胭脂井”。
家在皖山边,快活似神仙。人生,以生在皖山为荣。因为有个胭脂井,多少年来,梅城的风,总带有一股香味儿。因为有一个周郎,所以,今天的天柱山一带,不仅有“听琴台”,还有“回音壁”。因为这儿有个乔公,所以,这儿出了个“京剧鼻祖”程长庚---他今天演“乔公戏”,明天演“曹操戏”,将“老生”演到了极致。
乔公故宅,历代多有修缮,清顺治以后的《安徽通志》、《安庆府志》以及历代的《潜山县志》都有记载。清光绪七年(1881年),潜山县知事陈慎容主持重修乔公故宅,并撰写《重修胭脂井亭记》,刻碑纪念。直到今天,梅城还有乔公故址,包括乔公墓,大乔、小乔的“胭脂井”、“秀英亭”,以及周瑜听琴的“顾曲台”。
美女配英雄。历史上,梅城有这些风流倜傥的人,有这些惊心动魄的事,难怪这儿走出了京剧鼻祖程长庚、小说大师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名家韩再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