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东行记(三)·大召小召

标签:
召蒙东乌素图旅游 |
分类: 在路上 |
文/LYL
“召”就是蒙语“庙”的意思,而呼市人习称“大召寺”,类似广东人叫“士多店”,架床叠屋。
呼和浩特市内有大召,有小召。
其实要推荐的不是大召也不是小召,而是城外的乌素图召。
小召实在让人郁闷——不单是因为整座庙已经重建,而在于我们老老实实买了票进去,才发现单进庙不用买票,票是入最后一进大殿用的,那里的佛像前有七八个喇嘛念经,算是表演?也太不精彩。
从这里可以直入小召,无需买票。但也没有太多看头。
小召附属的五塔寺倒不坏,还有呼市的召庙展,可惜又要收门票,35元/人。
大召倒是有值得看的东西,特别是壁画,在昏暗的殿堂中,借着佛前一点点的灯光,可以看见两壁、天花板和柱子上满满的神像,或怒目或微笑,注视人间。可惜得是,作为旅游团固定线路,这里人潮汹涌,让人无法好好欣赏。
大召永远熙熙攘攘,游人如织,后面的团推着前面的团快走。
大召的小喇嘛看上去也不太静得下心。
没看够,遂去乌素图召。
“乌素图”,在蒙语里的意思是“有水的地方”,从呼市往西北方,到大青山山脚下便是。不过这名字不知道是哪年起的,“水”是一滴都没见着,叫“大青山”的山也呈黄褐色,有的地方寸草不生。
这儿是个寺庙群,一共五个寺院,旁依一个小村落。大部分寺院的大门紧闭,从其中一个的偏门进去,院落殿堂一片荒芜。里面各殿的门倒是都开着,佛像有新有旧,大半没人看守,鸽子在廊下作了窝,满地的鸟粪,静寂的可以现拍《聊斋》。
一个喇嘛懒懒地走出来,以为他要收票。结果他只是看了看,又回屋去了。
后面的寺院是一所佛教学校——因此校中的厕所,左右两边都是男厕,没有女厕。
这里主寺是庆缘寺,最精华的彩塑和壁画就在这里的正殿。它的格局和大召很相似,精彩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前者。整座殿堂基本没有进行过翻修或改造,壁画以最原始的面貌,轰然出现。在幽暗中看得久一点,细密线条勾勒出的神魔们,一点点清晰起来,现出固有的肃穆美丽。
一路都在看各式各样的召和庙,唯独在这里,心甘情愿地布施。
乌素图召后面的山坡上,有赵国长城的遗址,非常小的一段土夯城墙,在阳光下沉睡。旁边是新建的一座白塔,站在白塔前俯瞰整个乌素图召,飞扬的檐角多少有些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