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游印象·荔波

标签:
旅游 |
分类: 在路上 |
应该怎么介绍荔波呢?小九寨沟?水气氤氲的干净小城?
不好说,只好说,去吧,不太可能后悔的旅行。
事实上,景色是最难被相机拍下的,也是不必被拍下的,它会在,一直在,只要没有人为的破坏。从荔波旅游的成熟度来看,应该不至于。
这里刚刚开通了至深圳的航线,或许将会成为广东人周末游的佳地。
小七孔桥,小七孔景区得名的由来。道光年间,这里是著名的驿道。
七十三级瀑布,像不像九寨沟?
这样的石块,淡淡地撒在一级一级瀑布的中间,是天然的路桥,石中又有水,就这样简单地让人流连。
提醒:去大小七孔一定要穿塑料凉鞋。HY同学穿一双皮凉鞋,多次拎着鞋光脚走路。
半山中,遇到一场大雨。旅游团纷纷下山,又留下一片清净。
山里的叶红得真早。雨后的山岚,缓缓地涌出,飘过,留影。
大雨造成山间小股洪水倾泻,至此为道路所阻,飞跃入河,其响如雷。真真体验了为何前人呼作“响水河”。叫响水的地名,在黔南黔东南甚多。
雨后漫步著名的“水上森林”,大得水趣。
花了偌许心力,才用镜头捕到这只蓝色蜻蜓,不晒一晒咋行?
他们放暑假啦,自己砍的竹子,做的水枪,卖两元钱一支。也有人煮了玉米鸡蛋,一元均一。
雨后时,山岚中,是否生意会好一些?
我也买了一支水枪,如今只是在小区的水系中遥想风华。
点缀景色之外,还是看一些我自己的见闻吧。
早餐的豆花面,与遵义的不一样。店家只管盛面,分宽细两种。豆花自己盛,盛好后加一勺鸡汤。
可以单喝豆花,也可以与面同吃,面中有牛肉花生小葱,滋味甚鲜。此地不甚吃辣,此面不加辣为佳。
个别俗人就是理解不了这一点。
此之谓政府开发的异族风情,一群妇女围坐在寨口,绣花,闲聊。有人来买,就卖之,要价不菲,一块绣片要上百元。
“其实我更想要你身上这套。”HY说。
“好呀,你给钱,我就脱……我还巴不得穿新的!”
为什么要怕新货?一件新货,在自己手里变旧,不也很有意思?在集市上,目睹了抱小孩用的围兜惊人的艳丽,虽未必会用,也忍不住买了一件。
山区小卖铺,总有这样的标语。
看看下面的场景,县城中心,大家都在看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大部分榜上名字,去了贵州民族大学。
还有一幅标语云:文盲出门去打工,累死累活一场空。
榕树头,一大代表邓恩铭故居对面,住着一家钉子户。
我常常看见这样的年轻人。四周都是秀美的山林与河道,他们偏偏喜欢站在路旁,桥头。
这位小阿妹穿着瑶族现代化的服饰哩。愿他们幸福。
荔波有无数的“二星级宾馆”,一晚却只要70元。
我们住房对面这间,门上有一道符。HY很有把握地说,这里死过人,所以用来镇邪。
然而当晚还是住进了两个小伙子。
更多照片,请见相册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