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据说以重组为契机,现在一些国外电信业者很希望借此机会或以参股或以置换的方式介入国内的运营市场。可以理解,这也许是国外业者落地中国市场的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了。在商言商,对于那些一直徘徊在门口的国外业者来说其情之迫切可想而知。
以国情论,以保值增值为理论基础的运营企业间的长期“共赢”发展应该是一个大方向,因此,国外业者一旦加入进来,他们将获得一份包赚不赔的买卖。这一点与国外的情形将完全不同,可以说,国内运营商对SKYPE之类的词汇肯定不会产生如国外运营商那般的强烈条件反射,原因不说自明。如同此前国内的一些运营商“国内赚钱,国外分红”一样,如果此事成真,那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形式:国内赚钱,坐地分红。
电信重组是以公平竞争的名义进行的,但对于国外参股之事,我们的企业需要有周全考量,正如诸葛先生所言,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现在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市场层面,还有在全球产业大链条层面,国内的运营企业和设备商都已经摆脱了昔日附属者的角色,说白了,现在不是我们求人,而是别人有求于我。在利益攸关之际,其中的分寸拿捏一定要掌握好火候(需要强调,这里并不排斥合作,只是强调如何在合作中争取到最大利益)。这个事情做不好,让别人借重组之机揩大了油,那么现在热热闹闹的重组就无异于一出闹剧,自己搭台子,最终唱了别人的戏,看似实现了国内市场公平,实则在面向国际市场时,我们将面对最大的不公平。前一篇:重组之“小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