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电影业趋势观察

(2011-03-07 15:57:58)
标签:

2010

美国电影

票房

电影市场

数字影院

3d电影

杂谈

http://s7/middle/47384d2eg9de030445bc6&690

 

载于《中国广播影视》

 

日前,美国电影协会公布了2010年最新的电影产业统计报告,基于其中的数据,结合其它一些背景信息,我们可以读解出美国电影业发展的一些趋势。

 

13D电影维持票房市场稳定

2010年美国观影人次较09年下降了5%,为13亿人次,但国内票房与09年相当,为 106亿美元,这得益于勃兴的3D电影所收取的较高票价,一般而说, 3D电影票会比普通票价贵30%。而去年美国以3D方式发行的电影达25部,票房收入达到了22亿美元,占到了美国电影票房的21%,几乎是2009年3D片的两倍。

另外与3D息息相关的IMAX电影2010年也有了很快的增长,据估计,IMAX电影2010年的总票房约为5.44亿美元,是2009年2.7亿美元的两倍多。

在2010年10部票房最高的电影中,有7部电影推出了3D版本,而在历史票房排行榜上,共有7部电影的全球票房超过了10亿美元,其中3部就是去年上映的:《阿凡达》(28亿美元),《玩具总动员3》(10.6亿美元),《爱丽丝梦游仙境》(10.2亿)。

    2011年,据目前公布的计划,好莱坞大制片厂计划推出的3D电影已经达到了30部。可以预见3D电影增长的趋势将继续保持。但投资更多的3D电影,也意味着大制片厂会缩减在其它电影上的开支,因为据估计直接制作一部3D版的电影要比2D版多花2000万美元,即便是从2D版转制成3D版也好耗费1200万美元。

 

2、  新兴海外市场决定美国电影未来前景

近年来,美国国内的观众人次表现出了有所波动但总体稳定的态势,票房总收入也波动不大,说明美国电影的国内总体市场规模已相对稳定,较大幅度地增长可能性不大。而其海外市场却仍保持着较快地增长,如表1所示,2010年美国电影的海外票房达212亿美元,较09年上涨13%,近年来也都表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其中拉美地区和亚太地区增幅较大,拉美地区的2010年美国电影票房达21亿美元,较09年增长25%,而亚太地区2010年美国电影票房达87亿美元,较09年增长21%,与这两个地区相比,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增幅较小,仅为5%,票房为104亿美元,这些地区占据美国电影海外票房的份额也于2010年首次跌破50%,为49%。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电影在亚太地区的票房增长40%都是由中国贡献的,中国对于好莱坞来说,成为日益重要的一大市场。总的来说,美国电影业的持续发展,也将日益倚重于海外市场。

 

附表1:近年来美国电影业数据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总发行电影数量

594

609

634

555

560

总票房(亿美元)

255

263

277

294

318

国内票房(亿美元)

92

96

96

106

106

海外票房(亿美元)

163

166

181

188

212

3D电影发行数量

8

6

8

20

25

大制片厂发行电影数量

124

107

108

111

104

大制片厂附属公司发行数量

80

82

60

47

37

独立电影公司发行数量

390

420

466

397

419

电影票价(美元)

6.55

6.88

7.18

7.5

7.89

观众人次(亿人次)

14

14

13.4

14.2

13.4

 

3、制片业逐渐走向“两极分化”

 

附表2:2008-2010年美国电影产量[1]

 

2008

2009

2010

美国电影协会成员(包括附属公司)

110

118

98

独立公司(投资100万以上电影)

294

255

219

独立公司(20-100万投资电影)

300

321

327

总计

704

694

644

   

    如表所示,最近几年里美国电影总产量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一方面大制片厂将资源收紧集中投入在其重磅大片尤其是3D电影上,明显的表现是缩减旗下附属公司的规模。这些附属公司的原本功能是投资中等规模的艺术性电影或是收购较高素质的独立电影发行,而近年来其母公司纷纷对其规模进行了缩减,如华纳兄弟2008年改组了旗下的新线影业,后者的制片指标由每年12-14部降低一半,其海外发行和市场营销也改由华纳兄弟其它部门负责。而迪斯尼公司也于2010年底将米拉麦克斯公司出售给了Filmyard投资集团,出售价格6.6亿美元,甚至低于迪斯尼7亿美元的报价,其拍摄和代理电影的脚步也放缓了。

    而在独立电影市场,近年来也在市场的挤压下进行了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少数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独立电影公司开始模仿大制片厂的做法将资源集中在少数电影上“以大博大”,如顶峰娱乐、新市场等公司,产量都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借着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仍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独立电影的领域,希望用很低的投资创造像1990年代的《女巫布莱尔》那样的奇迹,造成了独立电影低端市场的日益拥挤,因此如表所示,投资100万美元以下的独立电影产量逆势上升。

    种种迹象显示出,美国制片业已日益走向“两极分化”的态势,中等投资规模的电影不受青睐。大制片厂和较大规模的独立电影公司愿意将钱集中花在少数较有卖座力的大片上,这些电影在强大营销攻势的保障下往往风险比中等投资规模电影更小。而较小规模的独立电影公司则倾向将原来可生产中等规模影片的资金用来生产数量更多的低成本电影,这些投资仅100万美元左右的电影,可以比较容易地从录像带、电视、视频点播、海外市场等相关发行渠道中获得稳定的回报,从而规避风险。

 

4、“合家欢”电影日益成为大片主流

    对于投资巨大的好莱坞大片而言,单独吸引男性、女性或青少年观众群体似乎已不足以给影片带来可观的收益,2010年,有好几部这样的影片遭遇了滑铁卢。如索尼影业投资的由瑞茜·威瑟斯彭等主演的、主要以女性观众为目标的爱情喜剧片《你怎么知道》投资高达1.1亿美元,但国内票房仅30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都不过4200万。而环球投资的以男性观众为目标的惊悚剧情片《狼人》,投资高达1.1亿美元,美国国内票房6100万美元,全球票房也仅1.4亿美元。而华纳兄弟投资的以男性观众为目标西部片《西部英雄约拿·哈克斯》,投资4000万,国内票房1050万,国外票房近35万美元。这些失败的例子提醒制片商争取吸引各个年龄层的观众成了对大片的必然要求。

    要达到这一要求,制作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合家欢”电影似乎成了不二法门,这类电影要么依靠精彩纷呈的视觉特效,要么借助妙趣横生的动画形式。为了尽量扩大观众群,这类电影也尽量不会包含“儿童不宜”的场面。如表3所示,在美国2010年票房排行榜中,前10位全都是PG-13以下级别的影片,而前20位也只有1部R级影片《禁闭岛》。在票房前10名影片中,更有5部是动画片,包括《玩具总动员3》、《爱丽丝梦游仙境》、《卑贱的我》、《史莱克4》和《驯龙高手》。大制片厂可谓是在为“合家欢”效果量身打造影片。

    而对于美国家庭来说,合家看电影仍是最经济而温馨的娱乐方式,一家四口看一场电影的消费在50美元以下,远低于看球赛、逛主题公园等娱乐活动的支出。他们的选择决定了美国主流大片的“合家欢”趋势。

 

附表3:美国国内票房排行榜

 

名次

电影名称

发行方

总票房(亿美元)

电影分级

是否有3D版

1

阿凡达

福克斯

4.77[2]

PG-13

2

玩具总动员3

博伟

4.15

G

3

爱丽丝梦游仙境

博伟

3.14

PG

4

钢铁侠2

派拉蒙

3.12

PG-13

 

5

暮光之城:新月

顶峰娱乐

3

PG-13

 

6

盗梦空间

华纳兄弟

2.92

PG-13

 

7

哈利波特和死亡的圣器1

华纳兄弟

2.85

PG-13

 

8

卑鄙的我

环球

2.51

PG

9

怪物史瑞克4

派拉蒙/梦工厂

2.38

PG

10

驯龙高手

派拉蒙/梦工厂

2.17

PG

 

5、影院的数字化节奏迅猛

2010年,美国的数字银幕增幅惊人,由2009年的7736块增长至16522块。占美国的总银幕数39500块的40%多,其中3D银幕增长了4500多块,现在3D银幕已经占据了美国数字银幕的半壁江山。

这一现象在世界电影市场上表现的同样突出,在过去5年间,全球的电影银幕数量保持在15万块左右,但数字银幕增幅迅猛,2010年,全球的数字银幕增幅高达122%,已有36000块,其中可播放3D的数字银幕为22000块,占全球银幕总数的15%。

相比于胶片放映机,数字放映设备更为昂贵,一套胶片放映设备成本约为3万美元,而数字放映设备需要8万美元。因此在改造数字影院的过程中,往往是由发行商和放映商共同出资的。

发行公司之所以愿意投入资金改造数字影院,是因为长远来看,数字影院将为他们的发行节约大量成本。据估计每年美国电影业约花费8亿到10亿美元来制作电影拷贝。而数字电影是利用卫星、高速宽带或便携式硬盘来传输的,不再需要昂贵而笨重的电影胶片拷贝,也不用花费相关的运输费用。而在越来越多的3D影片供应的刺激下,数字3D电影的特殊放映效果和体验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影院,而且数字3D电影的票价比普通电影高出1-2美元也已被观众接受,这也能够给影院经营商带来更大收益,增强其发展数字影院的积极性。

但数字影院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标准的统一,盗版的威胁,人们对数字电影效果的质疑等。这些问题仍然有待在发展中解决。

 

结语

美国作为全球电影市场中的领跑者,其发展趋势无疑值得我们的关注和借鉴。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电影业近年来虽然有飞速的发展,但总体规模仍很弱小,尤其是海外市场方面,据广电总局的数字,中国2010年的海外销售总收入为35.17亿元,这一包括了海外票房、版权出售和其它发行渠道收入的数字,也仅相当于美国2010年海外票房的2.5%。如何学习好莱坞影业的经验,在做大做强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扩大中国电影的海外影响力?如何发展3D电影和数字影院这些电影业中的战略高地?如何制作出中国式的“合家欢”电影,让更多的中国观众走进影院?这些都是事关中国电影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值得中国电影人深思的问题。



[1] 统计的数字是该年度由美国电影公司以英语制作的电影(包括合拍片),不包括学生作品、纪录片、直接用于录像发行的电影。

[2] 阿凡达于2009年末已经上映,此表只统计其2010年上映期间的票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