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水木年华
水木年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44
  • 关注人气:105,9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兵发莫斯科--彼得堡没有眼泪

(2018-07-14 10:53:03)
一座以旅游为主的城市或者景点,为了彰显自己的价值,经常会把自己,跟世界上其它类似的N个众所周知的著名景点,并称为,世界N+1个著名的什么什么,在这里,本作者将他自定义为N+1套路。这种N+1套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许多认为自己很牛的建筑,都喜欢把自己宣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比如当年,一些歌坛新冒出来的组合,喜欢把自己和羽泉水木年华一起并成为中国三大组合;再比如,许多大学,也经常把自己和清华北大一起并称为中国三大高校。所以,重点来了。冬宫,把自己,和法国罗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

冬宫博物馆本来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馆,后来据说很多普鲁士商人因为做生意破产,不得已拿了许多私藏的艺术品来抵债,大大增加了博物馆的丰富度。一圈转下来,倒是有几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伦勃朗的真迹撑住了门面,说到这里,梵蒂冈博物馆啥也没说冷笑一声默默的走开了。著名的金色大厅,用了整整“六公斤”的黄金,把整个儿大厅镀了个金碧辉煌,彰显出,处于崛起阶段的俄罗斯帝国,至少要在面子上跟西欧诸强比肩的决心。并排展出的仅有的两幅达芬奇的作品,倒也展现了达芬奇画功精进了历程:右边那幅,是其年轻时期的作品,那时候的达芬奇,笔下的圣母圣子面容难以区分和普通民众的区别,所以不得不在两人的头顶加上光环,以显示其神圣的身份;而左面那幅,其画功已经炉火纯青,从人物的神色目光仪态,足以让普通观众一眼看出他们是天上的神仙,头上的光圈,自然也就免了。也许,这就是所谓传说中的气质吧。不过冬宫的真正的镇馆之宝,还是当年波将金送给叶卡捷琳娜二世作为礼物的孔雀钟,因为其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当初不得不拆散了运回来再组装回去,就像爱科学的小朋友一样,拆开来容易装回去难,光把它装回去还,就花了很多年,还好能正常使用了,但不得不说该大钟实在设计功能精巧匪夷所思,由它来傲视众多馆藏,实至名归。

随着每天正午十二点,都会在涅瓦河对岸要塞中准时传出的礼炮响,已然时至下午,N+1套路再次显现,我们从导游的口中得知,圣彼得堡,连同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并称为世界三大水城。(说到这里,苏州笑笑表示不说话。)既然是如此著名的水城,那么巡游涅瓦河的项目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涅瓦河的河水是很深的,根据导游的说法,有两百米深,其依据是,很多圣彼得堡的地铁深度超过了两百米。这个依据值得商榷,因为像前苏联这样的国家,当年为了防空甚至防核战争的需要,一般会把防空洞挖得很深,这一点,咱们国内老一辈的朋友应该也会深有体会。不论如何,涅瓦河依旧凭借着它的宽度和深度,成为了检阅海军舰队的固定场所。横跨在涅瓦河上的诸多大桥在修建时并不很高,于是,每天凌晨,这些大桥都会进行开桥仪式,桥面从中间向上打开,使得包括游轮在内的来自波罗的海的大型船只,能够驶入涅瓦河中。游船之上,表演的艺术家们再次展示了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长乐器的本质,即使是一艘小小的游船,上面的表演者的技艺依旧令人赞叹。河岸两边,记载着这座城市历史的巍峨建筑静静挺立,转入河巷之中,迎面过来的船上的游客,楼顶的年轻人,时不时的都会挥手致意,钻过低矮的小桥时,上面的朋友在跟我们打招呼的同时,也不忘提醒站在船舱外观光的我们,弯腰,小心碰头。

巡游时间不长不短,但必须及时收工,因为接下来的项目,才是此行的真正任务,于晚间举行的,法国与比利时的世界杯半决赛。圣彼得堡足球场,位于涅瓦河支流绕成的岛上,从下大巴到体育场,需要乘坐至少一站的地铁,这也让我们有机会体验一下传说中的俄罗斯地铁。俄罗斯地铁以两个特点文明,一是深,长长的滚动扶梯一眼望不到尽头,二是漂亮,几乎每一站都有华美的塑像,如同地下的历史宫殿。不知道等回到莫斯科,是否还有有机会目睹把这两大特点推向极致的现场体验。

虽然离开赛还有两个小时,各路的人们已经开始向球场汇集,沿途每隔几十步,就会有穿着的貌似志愿者模样的年轻人,挥舞着大手套,与擦肩而过的球迷们欢快击掌,每击一次,就会开心的向对方说一声谢谢,虽然不知目的何在,但情景像极了某种线下的收集点赞活动。到达现场我们发现,目前实际的票价并没与我们想象的那样贵,因为,很多夺冠的热门球队的支持者,怀着自己的球队必进半决赛的决心,早早就买好了这场比赛的球票,随着诸多强队的陆续出局,很多球迷已经失去了留下的意义,开始转卖砸在手里的球票,以至于,真正来到现场的法国和比利时球迷也并没有想象的多。人群之中,仍然夹杂着大量身着巴西阿根廷葡萄牙球衣的,依然舍不得回国的球迷,甚至,还有大量的墨西哥球迷,难道,这届从表现和运气都不错的情况来看,他们真的相信自己的球队能够干掉巴西一路闯到这里?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整个球场的外围,成了并不急于进入球场的球迷狂欢的舞台,往脸上画油彩的小摊上围满了人群,刚买了世界杯纪念版的足球的人们迫不及待就围城小圈踢了起来,各国球迷聚在一起,根本不见场上的嘘声与敌意,甚至分别身着法国和比利时球衣的球迷也会三三两两搂在一起,这种一片世界大同的景象,足球做到了。当然,挥舞着中国国旗的朋友们,成了除世界杯32支参赛队以外,来到现场人数最多的国家。正感慨间,遇到一位同样来自国内的朋友,正在不住抱怨,自己的球票在来的路上被人偷了,只好在球场边临时又买了一张得以入内。

临近开赛,是将近九点的时间,球场顶部的天空,依然一片湛蓝。球场的上下两层之间,是留给残障人士的专属位置,绕着球场坐了几乎整整一圈坐着轮椅的朋友。同时,中间和顶部位置明显是临时搭建的看台上也挤满了人群。球场大屏幕双方出场名单的出现引发了一些些小小的骚动,法国的助威声稍显弱小,在念叨吉鲁的名字的时候,甚至还出现了嘘声,而比利时球员明显更受支持,阿扎尔、德布劳内的名字引起了大量的欢呼,反而到了卢卡库,几乎没什么反应,看来这年头大中锋虽然不可或缺,但在球迷心中的位置还是不好过。直到双方开始唱国歌之前,满场球迷的颜色还是杂乱不堪,根本分不清谁的支持者在哪里,可是,随着国歌的响起,很多人要么套上,要么脱去外套露出,观众席间瞬间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了整齐的红蓝色块的方阵,一下子敌我阵营分明,仿佛埋伏了很久的军队战士,听到了指挥官一声令下:开火。

开场不久,法国龟缩,比利时拉开一副控球主攻的驾驶,我一看,比利时要悬。两强相遇,谁沉不住气谁完蛋,这个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经多次提及。我本来预想比利时应该会沿用打巴西的阵法,摆四后卫,用维采尔费莱尼双后腰加强防守,卢卡库、德布劳内拉边阿扎尔居中搅局打反击,那么自然是妥妥的,没成想这场比赛比利时回归了之前传统的三中卫体系,卢卡库回到中锋位置,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人高马大但速度控球并不见长的费莱尼被顶到了左边锋的位置,不知哪位专家可以在足球的范畴之内帮我解释一下缘由。这样,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处在现场,可以更全面的观察比赛的大局,也可以看出,德尚根据手里的牌型,祭出了一种最务实的战术。因为除了博格巴这个时灵时不灵的神经刀之外,法国阵中并没一个真正的中场指挥官,于是采用深度防守,在断球之后,利用姆巴佩的速度技术,和格里斯曼的灵巧,从自己后场开始进行反击,效果出人意料的好。而比利时仗着自己有阿扎尔和德布劳内,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住中场,但是,足球最终是要进球的,你就算控制中场一百年,面对密集的防守找不到突入禁区的入口也是白搭,尤其是每次局势发展的左路的费莱尼脚下,这个兼职业余左边锋,完全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于是,两支以防守见长的球队,以比利时的舍本逐末,分出了高下。不过,不论怎样,我认为这场比赛应该是四强球队里水准最高的,决赛级别的对决。

面对败局,比利时球迷并没有想象中的沮丧,而随着比赛的结束退场,那些潜伏在各个方阵里的各国球迷,突然间又换回了自己的本色球衣原形毕露。某一个看台的退场扶梯,甚至整个被身着巴西对付的球迷占据,在扶梯上就地欢歌起舞久久不散,引来大量围观。令人惊奇的是,人数并不那么多的墨西哥球迷,循着自己人熟悉的歌声,慢慢汇聚到一起,成了另外一道热闹的风景线,招来了许多吃瓜群众甚至是各路媒体摄像机。

这是一场高手过招,但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果的对阵,而胜利者并没有得意忘形,失败者也没有看到齐声的谩骂,足球,在这一天的现场,是激情,却又从容的。秩序退场的球迷,顶着微微可见的赤红晚霞,走向各自的命运,回到原本的生活。四年一度的节日,正在走向尾声,但高潮,还在等待着来临。

杰,于圣彼得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