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锐减 7月中旬一手住宅成交下跌28%

标签:
7月中旬新房成交量供应量房产 |
分类: 买卖市场分析 |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7月中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总量为1621套,环比7月上旬减少28%,比6月下旬减少43%,继上旬之后成交量再次下滑。
从成交集中度来看,成交套数前五名的项目总成交套数仅459套,仅占7月中旬总成交量的28%,集中度较低。7月中旬成交套数前五名的项目成交量较上旬减少48%,较6月下旬减少65%,可见,7月中旬高成交量项目的市场号召力逊于上旬,更逊于6月下旬。就单个项目而言,中旬成交套数排名第一的中海城,成交量仅有132套,远逊于7月上旬排名第一的中铁建·长阳国际城450套和6月下旬排名第一的住总万科·金域华府500套的成交业绩。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认为,导致上中旬成交量持续下滑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从购房者方面来看,受最近“新国五条”出台的影响,购房者对于房价维稳甚至下行的预期增强,因此购房决策更为理性和慎重,追涨的局面不复以往,性价比较高的优质项目才能赢得购房者的青睐。对于现在市场上最主要的购房主体——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而言,刚性需求受购买水平的限制,倾向购买低单价、低总价的中小户型近郊产品,如领秀慧谷、金域华府等项目;改善性需求则受购房资格的限制,倾向购买区位优越、周边配套成熟的高端项目,如今年5月逆市热销的金茂府项目。
从开发企业方面来看,因政府审查购房资格的需要,通常情况下项目从开盘认购到完成网签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因此7月中旬的网签数据主要反应的是7月上旬的成交情况。统计显示,7月上旬新增供应量仅有为3348套,环比6月下旬下降44%,比6月中旬下降34%。并且,6月中下旬集中入市的领秀慧谷、金域华府等热点楼盘的网签到7月中旬已经渐入尾声,其后再无大体量的优质项目集中入市,楼市供应后劲不足。7月上旬供应锐减且优质供应有限,这是导致中旬成交量下滑的关键原因。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院长陈亮分析表示,7月中旬北京一手住宅供应量仅有847套,环比上旬下降75%,比6月下旬下降86%,中旬供应低潮势必对下旬的成交形成一定利空。基于中旬的供应情况,陈亮预计7月下旬成交量或将继续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