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叠加效应冲击 顶级豪宅成交直降近八成
(2011-03-28 11:40:31)
标签:
调控政策顶级豪宅成交量降八成房产 |
分类: 买卖市场分析 |
在新一轮政策冲击下,北京房地产住宅市场被观望氛围笼罩,成交量税减。与此同时,豪宅市场成交形势亦不尽人意,通过对单套总价2000万元、均价40000元以上的十个豪宅项目研究发现:豪宅市场成交量跌幅达到77.8%,高出整体住宅市场32.7个百分点。
伟业我爱我爱市场研究院数据显示:“京十五条”落地后,2011年2月17-3月20日(32天)期间,十个典型项目成交总量环比2011年1月16-2月16日下降77.8%,明显高于一手住宅市场45.1%的整体下降幅度。其中,政策出台之后,仅有长安太和、钓鱼台七号院、缘溪堂三个项目有成交。
政策叠加效应之下豪宅市场供需两淡
被视为“硬通货”的豪宅也难改变成交量下滑的事实,纠其原因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院长陈亮认为:主要受供需两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供应严重短缺,今年以来豪宅市场无纯新盘入市,十个典型项目均也无新房源推出。究其原因,一方面,政府通过控发销售证的形式,干预高价项目入市,影响企业推盘自由度。另一方面,政策风险较大使企业主动放慢推盘节奏,“京十五条”规定对定价过高、预增值额过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还将提高土地增值税,这让新的豪宅项目定价无所适从。
其次,需求明显下降,部分豪宅客群购房资格被政策抑制,大多客户因市场走势不明朗选择观望。具体来看,豪宅客群都以多次改善兼投资为购房目的,受“限购”、“禁购”的影响,即使具备一次性购置实力的改善、投资需求也因购买套数受限、纳税门槛被抬高而望洋兴叹。另外,房产税政策已经在上海、重庆出台,未来极有可能在北京推行,加上目前整体市场预期不明,购买豪宅的客户大多选择观望。
陈亮预计:虽然短期内置业者的购买预期可能会受到抑制,但长远来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城市豪宅需求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另外,各项调控的最终目标是构建“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撑”“低端有保障”的房地产市场,现在中低端市场成为政府的工作重点,今后逐步放开高端市场必将成为发展趋势。
注:2011年以来有成交量的两千万级豪宅项目包括:霞公府、合生·霄云路8号、长安太和、钓鱼台七号院、西绒线26号、缘溪堂、天安国汇、北京四季世家、中轴国际、九号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