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我家 2006年4月二手房指数简报

(2006-05-23 10:00:57)
分类: 买卖市场分析
我爱我家 2006年4月二手房指数报告
                          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
 

市场点评:
  1、4月份二手房交易市场持续活跃。我爱我家数据显示,虽然交易环比涨幅未能延续3月大幅度攀升的势头,但4月二手房交易量仍与3月份基本持平。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指出:"春节期间"被抑制的购房需求在"春节后"的集中释放,导致了3月份二手房交易量的大幅上升。随着"节假日"影响的彻底消除以及对这部分购房需求的逐步消化,二手房市场交易摆脱"大起大落",趋向平稳增长。
 
  2、本月城区二手房交易比重及中高档二手商品房交易比重的双双上升,拉动我爱我家三类二手房价格指数上涨。同时,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认为:4月建委公布的今年北京普通住宅均价标准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高档二手房的交易活跃。
 
  3、大面积、大居室房屋越来越受到购房者青睐,其所占交易比重持续上升。90万以上的高价位二手房交易比重本月上升6个百分点。

4月二手房市场持续活跃,交易量与3月份基本持平
  据我爱我家数据显示,4月份的二手房交易市场依然活跃。虽然环比涨幅出现"停滞",未能延续3月大幅度攀升的势头,但该月的二手房交易量与3月交易量基本持平。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指出:受购买心理影响,春节长假前后一般都会出现交易量的"抑、扬"交替。而随着"节假日"影响的彻底消除以及市场对短期集中需求的逐步消化,二手房交易市场将摆脱 "大起大落",趋向平稳。4月份的二手房市场表现正好反映出这种态势。
 
  城区二手房和中、高档二手商品房交易比重的上升,拉动了我爱我家二手房价格指数的上升。
  我爱我家数据显示:2006年4月,二手房综合指数为1397.44点,比上月上升115.47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05.28点,环比上升9.01%,同比上升17.22%。其中,已购公房指数为1260.23点,比上月上升56.2点,比去年同期上升128.04点,环比上升4.67%,同比上升11.31%。二手商品房指数为1557.41点,比上月上升163.73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81.31点,环比上升11.75%,同比上升22.04%。数据显示:本月我爱我家二手房价格指数依然呈现普涨趋势。
  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分析认为:拉动4月份我爱我家二手房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
  (1)城区二手房交易比重及中高档二手商品房交易比重的双双上升,拉动我爱我家三类二手房价格指数上涨。数据显示:本月城区二手房交易比重上升1.42%,二手商品房交易比重上升2.53%
  (2)4月北京市建委公布今年普通住房标准和普通住房平均交易价格标准,不同级别土地上的普通住房平均交易价格标准都不同程度上调,其中二、三级土地的普通住房交易价格标准都上涨了千元以上。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指出:均价标准的上调不仅意味着部分"非普通住宅"普通化,部分受去年营业税政策限制而推迟入市的中、高档房源得到释放;更意味买卖双方将会享受普通住宅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税费支出的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普通老百姓的对中、高档二手房的交易热情。
 
4月大面积、大居室、高价位的二手房受青睐,交易活跃
  我爱我家数据显示:从本月居室交易比重分布来看,虽然两居室仍然是消费者的购买主力户型,但三居、四居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其交易比重分别上升4.71%、1.25%。从二手房交易面积来看,110平米-140平米、140平米以上的二手房交易比重本月分别上升0.58%、2.89%。从交易总价来看,90万以上的高价位二手房,本月交易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
  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认为:大面积、大居室、高价位二手房交易比重的稳步上升表明二手房购买群体正在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类型发展,这是北京二手房市场逐步成熟完善的结果。另外,我爱我家认为:4月初建委对普通住宅交易均价标准的上调,促使了市场上一部分受去年营业税政策影响而推迟入市的中、高档房源得到释放,而这部分房源的入市在提升二手房整体品质的同时,也吸引了中、高收入购房人群的积极加入。
 
中轴线以东区域二手房交易活跃  
  据我爱我家数据显示:2006年4月,中轴线以东的典型区域交易比重较上个月普遍小幅上涨。其中朝阳区域涨幅最大,较3月份上涨5%,东城、崇文、通州、顺义区域分别上涨1%、0.09%、1.12%、0.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