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記(七)
(2008-10-21 06:45:09)
标签:
育儿加拿大教育杂谈 |
從星期一到星期四,時間飛馳而過。星期四下班回家,我检查雨点儿的日记,发现她那天写的比平时长。平时每天只写一页,那天写了两页。最后一句话写的是:“一想到星期五我就紧张,不知道明天我要去哪个班。”
我以前总恨她大大咧咧,大事儿不上心,吃糖吃点心这种事儿倒總是记得门儿清。那天看到她写这个,我感到很满意:这就对了,自己知道紧张了!
到了晚上,她却怎么也不肯睡觉,非说自己的耳朵里钻进了一个earwig。
“Simon说她亲眼看见有一个earwig钻进我耳朵里了,她说它还会钻进我大脑里,然后我就会死的。”
“不可能,哪儿有这种事儿?咱这儿是现代化城市,又不是原始森林。”我认识Simon,那是个非洲裔,我总觉得非洲裔多少都有些集体无意识的原始记忆,故而我对earwig的说法不以为然。
“她亲眼看见的,还有Laura也看见了。Laura都11岁了。”
嗯,两个人都看见了,这可怎么解释?
我说:“要不这样吧,我帮你查查网络上的百科全书。”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到书房,一边打开计算机一边嘱咐她:“要是维基百科上没有,就说明世界上没有这种虫子。”
我找到维基网页,输入了earwig,居然真有这种虫子。
“你看,那上面说了:earwig是吃素的,它不吃人。”
“那要是earwig真地钻进我耳朵怎么办?”
“那就饿死了呗。”
雨点儿笑了。躺在床上,她还跟我说:“幸亏书上有。要是书上没有,我就会想:也许写书的人都不知道这种虫子。”
我忽然想到:她这是不是为了明天分班的事儿担心呀?于是我说:“我得嘱咐你一件事:不管明天分班结果好不好,你都不要在意。你就这么想:反正下午六点我就能见到我妈妈了。我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儿都可以跟我妈妈说。”
没想到,她听了我的话突然就哭起来了。我的猜想得到了证实,果然是为了分班。唉,教育啊,这分寸真是够难掌握的!她不在意,我觉得可恨;她一旦在意,就在意得这么过分。怎么才能让她达到举重若轻,拿得起放得下的程度呢?
第二天上午,我上班也不安心,一心想着不知分班结果怎么样。中午休息时我开车去了学校。在图书馆,我随便抓住一个老师就问:“Saskia分到几班去了?”
老师说:“啊,Saskia,我很有印象,她分到Division 4去了”。
Division 4?这个数不大不小的,这是几年级的班呢?我疑疑惑惑地来到了Division 4门前,教室里一个人没有,也不知人都干什么去了。我站在教室门口,望着墙上贴的诗歌、格言警句,试图通过文字的难易程度来判断这是几年级,结果还是一头雾水。Division 4的右边是Division 8,里面的学生看起来和雨点儿差不多大,对面是Division12,里面的学生看起来却已经和初中生差不多了。这个学校的Division究竟是按什么排列的呢?
我站在安静的走廊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答案。一边等一边想着昨天晚上的问题:
怎么才能让孩子达到举重若轻,拿得起放得下的程度呢?
怎麼才能教給孩子連我自己都不具備的品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