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育儿海外生活 |
今天,雨点儿的学校来了三位贵宾。这三位都是加拿大国家级的速滑运动员,其中一位女选手,(我只听清她的名是辛迪,没听清姓什么),曾经在冬奥会上获得过五块金牌。
昨天学校发了通知,欢迎家长参与。于是今天中午我也过去看了看热闹。我到的时候,学生们都已经在礼堂里坐好了。三位冠军(二男一女)坐在前面。校长拿着话筒,正在致欢迎辞。
看到这些冠军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他们真朴实。
接下来,冠军们讲话。听了他们的讲话我才知道:原来那两个男冠军都还在上学。一个是大学生,另一个,是中学生。
接下来,学生们踊跃提问。很多问题都与数字有关,比如:
“你创造的世界纪录是多少?”
“你到底能滑多快?”
“给你一分钟,你能滑多远?”
冠军们,尤其是女冠军辛迪(因为她是世界纪录保持者),耐心地,同义反复地,回答着这些问题。
于是,我的第二感觉就是:学生们的提问显然未经排练。
远远地,我看到雨点儿也把手举得高高的。可惜,高举的手臂们已经形成了茂密的丛林,校长没看到雨点儿。
散了会,我找到雨点儿。她一见到我,就遗憾地说:“刚才我也有个问题,可是没有机会问。”
“什么问题呀?”我问。
“我的问题就是:一次怎么能出三个冠军呢?”
不禁想起几天前有个家长问:孩子没选上三好生、班干部,怎么给她做思想工作?
不妨把雨点儿的问题转述给她:一次怎么能出三个冠军呢?
你的女儿,她一定比雨点儿大几岁,听了这个问题肯定会笑起来。她大概会说:一次比赛当然不能出三个冠军了。不过,他们并不在一个组里比赛。
然后你就夸她聪明,并且上纲上线地说:“对。人生也是如此。在这个组里比不赢,咱们就换一组,比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