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过一篇关于英文名字的文章。为了雨点儿的英文名字,我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但我的全部心血最终付之东流:去学校报名那天,老师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她张口就答:“苹果。”
老师说:“你好,苹果!”然后,就输入电脑了。
接下来,学校老师替我们预约ESL考试。ESL是一种专为母语非英语的学生设置的课程。一个外国学生刚刚到加拿大上学,他/她的主课都是跟着相应的班级来上的,但在上辅课的时候,他/她就可能被叫出去,由ESL老师给他/她专门补习英语。
ESL考试在市教育局统一进行。学校的电脑和市教育局是联网的,过了几分钟,学校老师就递给我们一份预约确认书:
“ESL考试。苹果。3月13日上午9:30。”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带着“苹果”来到了市教育局。负责考试的老师查看了我们的护照,确认了我们的身份之后,笑眯眯地对我说:“苹果,这名字不常见啊。”
我解释说:“这是她在三岁的时候自己给自己起的,后来就一直没改。”
我们的话“苹果”全听懂了,她立刻急斥白脸地叫了起来:“不是一直没改,是你没让我改!”
明明是你自己回答“苹果”,怎么又变成我不让你改了?我心里这个气呀,但当着老师又不敢发火,只能作出一副虚伪的笑脸:“那你现在要改吗?要改还来得及,最后一次机会了!”
“改!”
“改成什么?”
“你知道!”
“我怎么知道?”
“你就是知道!”
我们的对话全是用中文来进行的。坐在旁边的老师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们。
我只好低声下气地请求:“我实在不知道,你再告诉我一遍行不行?”
她双手抱在胸前,昂起头,十分傲慢地说:“撒丝基亚!”
撒丝基亚就撒丝基亚吧,谁让加拿大是民主国家呢?
我告诉老师:“她想改成撒丝基亚。”
“撒丝基亚?”老师的眼中闪出一丝疑问。大概这个名字也不常见吧?估计老师也不敢随便评论了,害怕再引起新一轮母女争端。
大腿拧不过胳膊,雨点儿到底还是叫了“撒丝基亚”。
昨天放学后,我从学校接回了她。路上我问:“撒丝基亚,今天学校生活怎么样?”
“好极了!”她高兴地说,“就是给老师添了很多麻烦。我的柜子,我的用品,还有很多很多东西,都已经贴上‘苹果’了,这一下全都得改成‘撒丝基亚’。”
“真的?”我心里非常感动。
那天在市教育局ESL办公室,我匆忙之中把“撒丝基亚”拼成了Saskia,也不知这个拼法对不对?本来还想等过两天找个时间再上网查查拼法。这下也甭查了。
Saskia就Saskia吧,谁让加拿大是民主国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