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文青的灵魂

(2006-08-09 08:26:45)

 好多日子没有去看我的朋友曾琼的博客了。她的博客在“天涯”上,就好比她本人在上海一样。虽说现在交通发达,去上海坐飞机才两个小时。您在北京绕着五环路开车,再赶上堵车,两个小时都还绕不过来一圈呢。但动心思去上海,终究比动心思去同城的一个犄角旮旯,要更困难些。这不仅是距离的问题,还是概念的问题。

好多日子的疏离,就会带来好多日子的惊喜。今天早上我去了一趟“上海”,哇,原来当我在北京苦熬夏天的时候,人家拖着一儿一女上欧洲去了。

去欧洲也没什么罕见,但是人家在路上还写了那么多文章,拍了那么多照片,这就很了不起了。(对吗?是真地了不起吗?我这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凡是我做不到的事情,我就一概认为了不起。)

 

我完全能想象拖着一儿一女旅行的疲惫。最起码的问题:时差怎么倒?大人累得要死,孩子们还兴奋着呢。“孩子们”,这可是个复数!两个脑袋,按下葫又起瓢,怎么办?

如果是我带着两个孩子去欧洲,光是让全家大小把时差倒过来,就得三天。

想起去年冬天我带父母及孩子们在新西兰境内旅游,出发时兴致勃勃带上电脑,旅行途中只开机过一次,打了不到二行,就无奈关机了。

想起去年冬天我和JJ带两个孩子去奥克兰附近的激流岛。回程时,离上船还有半小时,成成忽然睡着了。我赶紧让JJ带雨点儿下车去玩儿,我抱着成成坐在车里,赶紧让自己睡一会儿觉。

对我来说,旅行就是不断地缺觉,再不断地抓紧时间补觉。在旅行中写文章?做梦的时候吧!

 

博客有个特点:后发的文章先看。我先看了她的法国房子,再看她在德国坐大轮船的事儿,再看她在瑞典参观博物馆的事儿,再看,……,然后,我看到这么一句话:“我回来了。谢谢我不在的时候来访问的朋友。”

哦,原来那些文章不是旅途中写的,是回上海后补的。哼,害得我瞎感动了半天。

转念一想,回来后能补也是了不起的,因为这也是我不能做到的。

想想我那两次短途旅行:路上没时间写,心里想:先把感想存起来,等回家后再支取吧。可是回家后呢?再也兑现不了了。当时没写,就等于没开立存折。没有文字凭据,什么感想都成了糊涂账。过后还能补,说明当时有深刻的印象,深刻得比写下来的有形的东西还要可靠。说明这家伙有强大的心理能量。

 

这么强的心理能量是从哪儿来的?答案很简单:曾经是个女文青。

请看这段:“从法国出发,穿过比利时和荷兰,在路上,女文青突然听到了这支老歌无声地在心中响了起来, 有一些时刻,她甚至忘记了后座上还有两个孩子,穿过时光看到了那些留存在心里多年的影像: 寂寞公路。”

    这是一段让我潸然落泪的话。女文青的倔强的自我,女文青的顽强的灵魂,多么幸福的生活也无法将它们压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