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未遂的合作

(2006-04-19 15:44:59)

这个话题得先从汉娜·阿伦特说起。

大概是非典时期,我读了一本介绍汉娜·阿伦特的小册子。书中提到汉娜·阿伦特关于“承诺与宽恕”的思想。阿伦特认为:现代生活的本质是不确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相互作用之下不断改变的。但越是这样,人越应该承诺,因为只有通过承诺,人才能够获得清晰的自我。同样,也正是因为理解到现代生活的本质,我们才应该宽恕,宽恕别人违背了他/她自己的承诺。

我看到这段话,激动万分。我觉得她解决了我一个根本的困惑。在恋爱中,我们最大的困惑就是对方爱不爱自己。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考虑:你要是爱的话,那我就……;你要是不爱我的话,那我就……。为了使自己不受伤害,我们随时准备撤回自己的爱。敌进我进,敌退我退。看起来我们是在保护自己,但实际上,因为自我的确立以他人的态度为前提,所以我们心中有大痛苦。如今,阿伦特告诉我们一个解决的方案,那就是承诺,单方面的承诺;并且宽恕,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我们一定能种豆得豆。

翻完了这本小册子,我到处去找汉娜·阿伦特的原著Human Conditions,结果在网上极轻易地就找到了。读原著可就不像读小册子那么轻松了。汉娜·阿伦特从劳动讲起,我读了二十几页,也没看见“承诺与宽恕”的影子。

就像小时候读《红楼梦》,事先就听说这是一部爱情悲剧,可是都读了十好几回了,还没看见爱情在哪儿呢,于是就把书扔在一旁。

我到底也没能取到真经,但我还是把这段也许被我极大地歪曲了的理论转述给了很多人。JJ听了之后就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家隔壁的太太听了之后也热泪盈眶。所以,要是有哲学家站出来批评我歪曲了阿伦特,我就说:那么好吧,这理论算是我的原创。

 

巧得很,JJ从朋友那里听来一个三角恋的故事,我们一致认为这故事正好体现了“承诺与宽恕”的精神。又有故事又有思想,我想我这次一定能创作出一部感动千万人的小说来。美中不足的是,男主人公经商的背景我不太了解,JJ就自告奋勇说:你不懂的地方就问我,这小说算咱俩合作。

正式动笔之前,我们俩讨论了将近二个月。主要的功夫都花在了设计人物上。我们给男主人公起名翁长江。我们让他拥有一个庞大的连锁超市集团“新世界”。女人公有两个,一个是翁长江的妻子,我们让她叫米之飞,并且让她留美归来成为一个医学专家;另一个是翁长江的女朋友,我们给她起名叫黄晓荷,并且让她从乡下来到城里进入“新世界”打工。在故事的开始,我们让翁长江,不对,是翁长江自己,爱上了黄晓荷。

我一口气写了将近二十万字,但这个故事却越到结尾越显得别扭。什么问题呢?从打这故事一开始,我就认为承诺与宽恕”的精神应该体现在米之飞身上,可是按JJ听来的,这精神却应该体现在黄晓荷身上。

JJ说:“你可以不听我的,你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努力把“承诺与宽恕”的美好往米之飞身上揽,可是故事怎么也编不圆。无奈,还得问他:后来到底怎么样了?他说:“我实在是没有时间啊,我要有时间我就自己写了。要不这样吧,我口述,你给我记录整理。”为了不使自己前功尽弃,我只好接受这个方案。JJ的口述功夫着实了得,我认为他稍加训练就可以去说评书挣钱。头天晚上,他口述的情节已经完全使我感到信服了,但是第二天早上一打开电脑,我又完全不知道他那部分情节怎么跟我自己原来那二十万字对接。

根本就是南辕北辙嘛!

磨合了将近一年,那部小说也没有出笼。好几个朋友都知道这事儿,每过一段时间就问我:“你们俩合作的那小说怎么样了?”我说:“都改了五、六稿了,就是结不了尾。”朋友们就感慨:“创作呀,不容易呀!”

翻来覆去地删改,漫长的思考,人物无论如何无法走向预定的高度,我却从此对一家连锁超市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这是因为:我们在设计翁长江的工作环境时,为了图省事,就把一家现成的连锁超市的环境拿过来,稍加修改写进了小说里。翁长江的商业帝国不是叫“新世界”吗?离我家不远正好就有这么一家“新世界”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于是,提到那家超市时,我就经常说“新世界”,要不就说“翁长江的超市”。

有一天,我要去“新世界”买东西。我一边开车一边听收音机。快到“新世界”门口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则新闻,说的是:“新世界”的原型,就要在香港上市了。

“翁长江到底还是成功了!”一刹那间我心里百感交集。强者的生活在向前走,我的创作还在原地踏步。茫然失措了片刻,忽然哑然失笑:哪儿跟哪儿啊!

这是2004年年底的事。一晃,一年半过去了。

今天之所以想起这件事,是因为早晨起来JJ对我说:“我昨天从翁长江的超市买了两袋面包,真难吃。”

咦,原来他也记着这件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昂贵的怀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