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一家人外出散步归来。再过一个路口就到家了,大人们的脚步慢了下来。雨点儿蹦蹦跳跳走在前面,把大人越拉越远。我妈说:“雨点儿,你走那么快干嘛?反正你也没钥匙。”
雨点儿站住:“姥姥,你把钥匙给我吧。”
“不行。小孩儿不能拿钥匙。”
她往前蹦了两步,忽然捂着肚子:“哎哟,我要上厕所,我憋不住了。”
只好把钥匙给她。她拿了钥匙飞快地跑走了。 她打开房门后,迅即把门从里面反锁上。我们来到门外,推门推不开,她就在里面哈哈笑:“上当了,你们上当了!”
我妈急了:“雨点儿,快把门打开。你把我们锁在外面不要紧,你别把你自己锁在里面。”这么一提醒,她还真地打不开锁了。
“呜呜呜”她在里面急得哭,“真地打不开了”。
“顺时针转”,我妈大声喊:“顺时针转。”还是打不开。我妈回过头去问我爸:“到底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来着?”两人商量了片刻,得出一致结论:“逆时针。”
“雨点儿,逆时针转钥匙”。
“转不动呀,呜呜。”
“雨点儿,你想想表针转动的方向。逆时针就是和它相反。
“钥匙转不动呀,呜呜呜。”
我把成成交给我妈,弯下腰朝锁孔里看:原来是钥匙卡在锁孔里了。要想打开这把锁,需要把钥匙捅到底。雨点儿心急,刚捅了一半儿就往逆时针的方向转,于是钥匙卡在半中间,既出不去,也进不来。
“雨点儿,你别着急,把钥匙左右活动活动,等它活动开了,你再轻轻地往外拔。”
行了,拔出来了。锁孔里出现了一片亮光。
钥匙一拔出来,她就有了自信。隔着门我都能听出她的自信。
“现在,你再把钥匙插进去。插到再也插不动为止,然后逆时针转。”
仍然是刚插了一半就急于逆时针,仍然是把钥匙卡在半中间,但不同的是,这次有了自信。她把钥匙左右活动活动,拔了出来。
插进去再试。卡答一声,锁开了。我趁势一转把手,把门拧开。
我一个箭步冲进了屋里。我看见了门后的雨点儿。一股无名火顿时升上我的心头。刚才怕她急得失了方寸,我一直压抑着我的怒气呢,现在真恨不得一巴掌抡过去,然后狠狠教训她:“看你以后还淘不淘气!”
偏偏我妈在这时把成成塞给了我,我的巴掌被占用了。
想骂她几句,可是我妈抢在头里说:“雨点儿,真棒!真是好样儿的!”
雨点儿嘿嘿地笑了,眼里还闪着泪花。
得,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大家都挺高兴,我的巴掌就再也伸不出去了。
我回屋去给成成洗澡、换衣服。大约半小时后,我抱着成成回到厅里,这时就听见雨点儿跟我妈已经侃上了:“姥姥,你知道我刚才为什么那么冷静吗?我妈教过我!我三岁的时候,她就教过我。当时我还不懂冷静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一下子就全明白了。”
“什么?你三岁的时候我就教过你?我怎么不记得?”
“你都忘了?有一天,你带我去游泳。你说你肚子疼,你不下水。我自己游。突然我的游泳圈掉了。就是那一次。”
“当时我是怎么教的你?”我真地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你说:再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千万不能哭。在水里一哭,水就从嘴巴流进肚子里了,人就沉到下面去了。”
“真的?我真是这么说的?听着还有点儿道理啊!”
“是这么说的,你都忘了吧?要不怎么说小孩儿记性好呢。”她挺得意。 晚上临睡前,她走进我的房间,递给我一块新橡皮:“我奖励你。”
“你为什么要奖励我?”
“你教我要冷静啊。你要是不教我,我今天还不懂什么是冷静呢。”
我一直压抑着的怒气终于爆发了:“我不用你奖励,把你的臭橡皮拿走!我还没跟你算淘气的账呢,你倒先褒贬起我来了?真是反了你了!”
第二天下午,她从假期托管班回来,我告诉她:“刚才我给爸爸打电话,把昨天的事儿给他讲了。爸爸表扬了你。还嘱咐你说:以后无论再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记住‘冷静’这两个字。”
“其实呀,我觉得冷静也没什么用。”她眼珠一转,又换了说辞。“我觉得还是办法有用。要是没有办法,光冷静又有什么用呢?冷静地站在那儿,门能自己开吗?”
“是呀”,我没好气地说:“别忘了:办法也是我教你的。”
第三天早晨,去假期托管班之前,她嘱咐我:“今天你还要写博客吗?别忘了把我那件冷静的事写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