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的上午,我都要坐在这个座位上写作。这是公立图书馆,离我家不到一公里,走路十分钟即到。这里办证不要钱,借书不要钱,不像北京图书馆(白石桥那个),办证要交工本费,借书还要交押金。这里的落地玻璃窗下,有一排书桌,简单而实用。这里没人大声喧哗,个别中国人除外。
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的上午,我都要把成成交给我妈,声称自己要去写作。我确实是真地来写作。走到我自己习惯的座位上。打开电脑包。取出电脑。开机。新建一个文档。埋头打字。我每天都要更新我的BLOG。
我有那么多的话要说。我强烈地需要输出。我暂时还不需要输入。我提着电脑,穿过一排排的书架,目不斜视,直奔那个座位而来。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电脑里的程序越来越多,开机越来越慢。在等待开机的过程中,为了活动活动筋骨,我信步向书架走去。没什么方向,我只是随便抓一本书来看。最好抓一本浅显的,看两分钟就能放得下的。
《奶酪大全》!
有意思。新西兰盛产奶制品,超市里摆着那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奶酪。但是瞧瞧这本书上说了些什么!它说:“新西兰的奶酪根本不入流,因为新西兰法律规定所有的牛奶都必须经过巴氏灭菌法处理。”
“中国人对乳糖过敏,所以中国人不吃奶酪。中国人的奶酪是用豆奶做的,他们管这种奶酪叫豆腐。”哈哈。
《议会与政府》!
应该读读。“新西兰是个民主国家,政府是按照人民的意愿组成的。但如果你想让你的意愿被有效地了解,你就得知道这个民主机制是如何运作的。”说得对,好歹现在也有永久居留权了,总不能老是不知道衙门的大门朝哪儿开呀。
“尽管新西兰是个小国,但有时候,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大得与我们国土的尺寸不成比例。”嘿嘿,我喜欢这种幽默。我老嫌人家新西兰小,这话简单就是说给我听的。
《波利尼西亚神话》!
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就是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看看他们的神话都讲了些什么。“世界上各民族的‘创世纪’故事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世界是由一对男女创造的;第二类:世界是由一个人单独创造的。”噢?真没想到,神话是可以这样解读的。基督教的“创世纪”大概就属于第二类,埃及的“创世纪”大概就属于第一类吧?那么毛利族的“创世纪”呢?嗯,不行,这本书我得多看一会儿。
……哇,太棒了,毛利族的“创世纪”神话!它大体上属于第一类,但是又有非常奇妙的变化。它讲的是,……,不,我不在这里讲了,我给我自个儿留着。
每一次,就在电脑执行“开机”命令的那短短两分钟之内,我的心灵就要经受一次刺激。书,简直不是人看的。不知道还好,只要知道了一点点,就想知道得更多。好奇牵引着你,悬念吸引着你,对一副完整图景的渴望使你无法不去关切。
但是,我时间不够。不是眼前的时间不够,而是未来,永远,时间不够。学海无涯,人生有限。
我提着电脑,穿过一排排的书架,走向自己习惯的座位。
整个过程中,最令我感到痛苦的,就是“穿过一排排的书架”这个动作。这世界上有多少该看而没看的书啊!但是我现在忙得连看书的工夫都没有。我飞快地穿过书架,直奔窗边的书桌,就好像我不需要充电,只需要放电似的。
我不恨“人生有限”,我只恨“学海无涯”。我内心在呻吟:“就让我在无知的海洋中遨游吧,就让我在闷罐子里睡觉吧!”我提着电脑,穿过一排排的书架,走向自己习惯的座位。
我一直朝前走,不敢往两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