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正这里有问题

(2005-12-02 07:41:13)

说到新西兰口音,我到此地后的第一个见识是:这里的某些人(仅仅是某些人而已)把“e”发成“i”。

刚下飞机,我们要找一家Motel住下。服务员问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房间。她在描述房间的时候,把bed说成了bid。我当时想:不就是住个店吗,难道还要竞标出价?服务员看我不明白,反复解释说:我们有国王号的bid,有皇后号的bid,我们的一个bidroom里面最多可以放四张bids。一直听到bidroom这个词,我才终于明白bid之所指。

半个月后我打算考驾照,先打电话咨询驾照怎么个考法。接线员告诉我:“先要过理论考试,然后再过路考”。这里的考试test她就读成了tist,再加上“t”不发音, i”又拉得稍微长了一点儿,于是我就生生地把“test”听成了“tease”。我这个纳闷呀,考驾照怎么成了一个嘲笑?还要先进行理论上的嘲笑(theory tease, 然后再进行实践上的嘲笑(practical tease)?虽然不明白,可是不敢问,再说也不知从哪问起啊,放下电话,颓然坐在bid上,才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是:tease = tist = test.

我于这个问题上遇到的最后一次困扰是在申请电话的时候。此时我到新西兰已经两个半月,因为我爸妈要来,所以我要单独租一套房子。我给电话公司打电话申请一条新线路。报上姓名、生日、住址、护照号等个人资料之后,接线员打算把新电话的号码告诉我。这时她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有笔吗?”

她把pen 读成了pin,而我以为她是在问我有没有PINPIN就是密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只听她问:“Have you got a pin?”                

我问:“PIN?申请电话还需要PIN?”

Have you got a pin?”

“现在没有啊,不过我可以设一个。”

Have you got a pin?”

“难道你想知道我的PIN?”

Have you got a pin?”

听人家反复问了这么多遍,我心眼儿开始活动了。我想:也许这是电话公司的规矩?罢了罢了,随口编一个PIN吧,反正从电话上她也偷不走我什么。

于是我说:“我的PIN123456。”

Have you got a pin?”

不是都告诉你了吗?怎么还没完没了!直到这时,我的死脑筋才忽然转了个弯儿:唉,人家是让我找支笔。

事不过三。从此后,再听到bidtistpin,我就能不打磕绊地把它们还原成bedtestpen了。在这个问题上再没闹过笑话。

我想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Kiwi(新西兰人称自己为Kiwi)都把“e”发成“i”,故而我并不能下结论说:把“e”发成“i”就是新西兰英语的特点。新西兰也是个移民国家,Kiwi们也是来自于五湖四海,想必是各人有各人的乡土风味吧?

Kiwi们内部,当听到此Kiwi把“today”读成“土袋”,而彼Kiwi把“see you later”说成“see you邋遢”时,他们会不会彼此嘲笑呢?我不知道,不过,至少从表情上看,那些“土袋”们和“邋遢”们都是信心满满的样子,不像我,张嘴之前总要犹豫一下,闭嘴之后还要回味一遍,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

王岳留言说要区分口音问题和发音问题,我也觉得这个黄议员把read读成wead可能是个发音问题,因为我并不曾在其他华人那里听到这样的音。但是,无论这是作为华人普遍存在的口音问题也好,还是作为黄议员个人的发音障碍也好,只要这位出身奥克兰New Lynn(一个地名)的移民部长拿来嘲笑之,这个问题就变成了种族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回复(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