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保定图文之十一城墙

(2018-04-12 09:53:50)
标签:

保定

杂谈

情感

分类: 想当年

顺着西护城河一直向南,过了游泳池,在两段城墙的豁口处,就是保定南关公园的大门,从那里向东几百米的古城墙总算是得以幸存至今,主要还是因为是公园的围墙。古老的保定留下了这样难得的文物供子孙后代瞻仰,还能从中感触远古的灵气,有福也。为此,我们应该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当过几天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曹锟。是他在当总统前的1922年大兴土木修建了这座公园。

 
     
曹锟本是直系大军阀,北洋期间任直隶省长,但他这个天津人不知为何不喜欢呆在当时的省城天津,却喜欢带兵驻扎保定,当直隶督军,还当过直鲁豫巡阅使。不再是省会的保定依然是以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的大本营。当时民国政府要在保定办一个新式的河北大学,这个任务曹锟领了,就独具慧眼选中三河交汇的“西刹秋涛”风景之地办起了河北大学(直隶没改河北,这个大学就命名为河北大学了,预示着直隶省早晚有一天不直隶了就得叫河北,据说是历史上这片地方属河北道)。曹锟号称老粗儿,老农,但提倡教授治校,把教授们地位捧得很高,银子发得哗哗的,估计那个河北大学还是挺吸引人,别的不知道,但知道当时著名的图书馆学创始人、北大教授王重民先生(保定人)就在河北大学文学院兼职当院长和教授,坐着笨重的绿皮火车往返于京保。也有人说是王先生兼课贴补家用,这也自然。那时的文化人都到大学兼课,如鲁迅先生就在好几个大学兼课。但像王重民先生这样每次坐半天火车到外地兼职的估计还不多吧。窃以为,那时河北大学的教授薪水还是硬邦邦的。

南城墙下,涛声如雷之地,自然是风雅之地。曹锟就兴师动众地在河北大学下游的南护城河两岸跨河修建了著名的曹锟花园,盖起西洋别墅,让自己生活在大学和风景区里,的确品位不俗。当年这一带,应该说是直隶最美的教育区和风景区,南开、北洋大学那时的风景比不了这里。即使是清华园,也没有这样的老城墙和古刹涛声。

再再后来北岸部分就成了保定的南关公园,以后历经战乱破坏,这座公园满目疮痍,到50年代初重新整修,成为保定人民公园。公园里保留了曹锟时期修建的据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太湖石假山景观,号称别有洞天,很是壮观雅致。里面还有几处动物观赏地,有露天影院和茶馆,是保定人民最乐游之地。

可我从小最喜欢的却是古城墙上那座高耸入云的大铁塔,可能是为广播电台的天线之用吧。但最上面有一圈木头板座位,可坐而观光。那铁塔没有梯凳,无法“走”上去,只能手脚并用攀爬,很是冒险的游戏。

 于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成了我最大的玩具,反复攀爬,乐此不疲。几十米高,每次下来半夜都会在梦中坠落吓醒。如果当年听说这里摔死一个孩子,那肯定就是我。因为闹运动,学校都停课了,我本来应该1967年上小学却一直等到1969复课闹革命才有学上。没有学校,小孩子们就只能在家里打群架,满街乱跑。寂寞无聊的时候,不知怎么我就发现这座几十米高的铁塔了,没有梯子,只有顺着铁塔的一溜铁环直通塔尖,就那么一点点往上摸索着爬。爬到一定高度就能感到铁塔在微微颤动,八面来风从衣服里穿过,人整个如同乘风飞翔,感到又害怕又过瘾。有的小伙伴往往就半途而废下去了,永远没有爬到塔顶。寂寥的孩子就贼大胆儿,我坚持不下去,咬着牙也要上,也就上去了。再后来我干脆不和别人就伴儿去,就一个人去爬,我无数次上下,竟然好着呢,毫发无损。当年站在城墙上俯瞰基本上是平房组成的保定古城,可说那小城是一览无余,如果再爬上铁塔去看,感觉就像现在从飞机上看地面了。夏天那塔顶上凉风嗖嗖,感觉真是惬意。一个不到十岁的的孩子,就这样上到了保定的最高处,放眼世界了。

      最近有保定的网友给我发了公园的风景照,提醒我说保定大变样了,但不变的是公园里曹锟当年修建的别有洞天太湖石假山,还是那么古雅,到了那里感觉时光凝固了。我就提醒他还有那座大铁塔。可惜,他们告诉说这塔拆了,我就在博客上贴照片纪念一下。照片是90年代某一天寂寥之时坐火车回去拍的,没想到后来它就消失有了,可我这里有,它在我心里,而且还有照片。献给大家。

      这巍峨的大铁塔,栉风沐雨几十年,真结实,是好钢铁做的,拆了可惜,卖了废铁,能回炉炼出多少吨新铁啊!估计拆起来也是个大工程,得拆些日子,能给很多人发几个月的工资。

我问了很多人都说不知道这铁塔的实际用途。但在一本书里发现,这铁塔是公园的一景,号称铁塔入山,估计指的就是大铁塔深深滴埋进了老城墙里,那城墙就如同一座大山。

有趣的是与南城长大的二中和十七中的大学校友说起这塔。他们说他们小时候也爬过。看来爬了塔能考上大学的人不少,这也象征攀爬知识宝塔吗?其实当初都是闲的发疯而已。其中一个农大教授的孩子还加入了南城小匪帮,打架斗殴。他们的头儿是著名的老拐奎。他们也爬铁塔,但拐奎估计是看着他们爬了,他肯定上不去。但他游泳很棒,是在老城墙下的游泳池里练出来的独腿蛟龙。那个老游泳池也是我们的幸福打闹之地,游出本领,后来横渡别处的大江大河了。老拐奎得过世界残疾人游泳第四名,成了名人,还主演电影《同在蓝天下》,浓眉大眼的哪里像土匪?可惜听说他年过半百就早逝了。那个电影网上能看到,可惜没在保定城墙下怕,拐奎的英雄形象没留在他“发废”的保定。他真名叫王家奎。

后来我在我的长篇小说里这样描述老城墙: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