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出版

(2017-05-06 15:08:31)
标签:

文学

文化

欧洲

黑马著

   最新散文集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欢迎读者收藏!  
    杨武能教授和四川文艺出版社命我摭拾拙文,汇入一套翻译家散文丛书出版,实为扶掖鞭策后进之举。听闻领衔本丛书的各位前辈师长的大名,我深感惶恐,更为杨先生和出版方的善举所感动。虽逾知天命之年,但在各位大家面前还是译界晚辈,小心筛选出这些习作,惭愧呈现,见笑大方。

     不才有幸侧身译界学人之列,实有自知之明,完全因为三十年来主要从事翻译和研习,数量上小有成绩而已,实难望各位大家之项背。这还应感谢1977年十年    一结束就恢复高考的历史性变革,我得以以高中在校生身份考取大学英语专业从字母开始学英语并在毕业时考取研究生,暴虎冯河,研究当年尚处于半开禁的英国作家作品,不期成为Lawrence最早的翻译和研究者之一,弱冠之年就开始了一项长达三十年的文学翻译事业,虽然先天基础薄弱,但还是靠着机遇和后天补拙,在这个特殊的领域里有所积累,也因此受到前辈青眼和提携,能成为这套丛书的作者。

     也因为我的“专业”关系,这本书里有三分之一是叙述Lwarence的故乡和国内外的游走与其作品的“发生”关系,这是我将Lawrence作为书写对象的努力,力图呈现Lawrence的文学地图,将这种书写纳入我的生命感悟中,希望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书写者的生命温度和肌理的柔韧。当然这样的文学地图是靠我的脚步丈量和体验出来的,因此说那是我心灵的脚步在跋涉,以此方式真质地感受劳伦斯。

    其他一些文章也是这种心灵的脚步蹚出来的。我在这十来个国家游走,心眼踯躅,且行且思,然后是青灯黄卷,落笔书写,道出自己的肉身之道。这里有学者的理性道白,亦有情到深处的感发。作为新时代的学人,我似乎从一开始写散文就置身于传统的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散文”与英文语境中的essay之间进行自己的叙述了。中国历代散文经典迭出,堪称国文文体。但在英语文学中并没有我们所理解并推崇的这种举国认可的“散文”。英语里的散文(prose)泛指一切无韵体的文学作品,包括了小说,他们的最佳散文选中常常半数以上选自名家小说片断。如果说英国作家也写我们所说的散文,这种散文或许应该是我们所说的随笔和杂文更为贴切。在英文里应该是指非虚构文学作品(non-fiction)的一种, 具体说是传记、游记等大作品外的小品文或论说文或随笔, 即essay。如果说十九世纪前英国有过小品文的辉煌期,文人随笔空前流行于随着中产阶级兴起而大量出现的报刊这种大众传媒载体,到了近代,这种小品文则更多地被称作“报刊短文与时评”(journalism),连essay 这个词都慎用,似乎是现代社会避免“崇高”,强调平民化的一种文化行为,因为essay 总还是有故作高雅发倜傥之论的嫌疑。于是本该是“新闻”的journalism 成了news report,简称news。随笔essay就被journalism一词所代替。可见英文里的小品文的特点就是言之有物,要有真实性,每篇文章的“论”点和逻辑论说更为重要,同时强调幽默和文字游戏(特别是双关语的使用最能体现作者的机智和学识,因为英文里一音多字和一字多意现象普遍)。而中文式的状景、抒情、对仗、烘托和宏大叙事类的散文在英语世界里是鲜见的。我希望我的散文仍旧受到了中国传统散文的沾溉,同时多理性和实感,没有辜负多年的英文教育。

    
新书出版

新书出版


新书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