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没有童话童谣的年代走来

(2015-05-10 21:22:00)
标签:

育儿

教育

文化

分类: 散文/诗歌

    我现在有个很大的遗憾,就是该读童话时却背诵的是那个小红本语录里的“革命是暴动”;该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时唱的都是《我是公社小社员》。等到读大学学英文时才用英文学习安徒生童话,那时人已经苍老,根本读不进去了。很多童话原型都像《圣经》故事和莎士比亚故事一样进入了人们的言谈中,一涉及到这些我基本就卡壳,就得去查书。而有些都进入日常用语了,查都查不出来。估计这就是“没童年、“没文化

项美丽那本好看的《中国故事绘本》出了中文版,她用儿歌似的语言描写那个年代中国的事物,朗朗上口,书里还附了英文对照。其中讲到中国北方农村人睡得大火炕,画中是炕上睡了一群孩子。可下面的歌谣里却说孩子们就像烤馅饼里的一群黑鹂鸟儿。这么一读就读出“不懂来了,甚至真心接受不了,怎么能活活儿地烤小鸟儿吃呢?这要是在文革时期,还不被当成“毒草”批判吗?

大人读不懂的,孩子却能懂。我的一个英文极好的小侄女告诉我,这个烤馅饼里的黑鹂鸟儿典故出自古老的英语歌谣《六便士之歌》,还把英文原文发给我。里面就有“Four and twenty blackbirds, /Baked in a pie.”(二十四只黑鹂鸟/塞进饼里一起烤) 是有点恐怖。

这下我突然想起我翻译劳伦斯的小说《虹》时,翻译过这首歌谣中几句,如“馅饼一切开,鸟儿开始唱”,那时还以为是鸟儿想吃馅饼,其实是鸟儿从馅饼里站起来歌唱!全文还是现在才读到。劳伦斯一百年前出版的小说里就有孩子们唱这首歌谣了,可见这个歌谣在英语文学里很是深入人心。后来项美丽写中国的火炕时就自然地把这个意象融进去了,没有读过《六便士之歌》的外国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懂炕上的孩子与馅饼里烤着的小鸟的关系,就会一头雾水,甚至以为项美丽在乱写。其实她根本不是在写,而是把自己童年读过的歌谣像成语一样随意就化进自己的歌谣里去了。对她来说自然而然的事,对我们外国人简直就如读天书。我就想起萧乾当年在剑桥读《尤利西斯》,读得昏头胀脑,在书上挥笔写下对此天书顶礼膜拜的话。而我问爱尔兰学者这样的天书爱尔兰人看着难受吗?他说,怎么会是天书,我们读着读着就放声大笑,他写的全是我们爱尔兰人的语言。

我没研究过西方童谣,但有限的知识告诉我他们的童话歌谣就是这么任性,没有说教不算,还胡开心,乱逗乐儿。从《小红帽》开始就这样了,好好的小姑娘让狼吃了,吓死人,然后她自己又用剪刀剪开狼肚子冲出来了。《六便士》歌谣里也是,二十四只鸟儿成了馅儿,烤熟后人们切开馅饼,鸟儿们跳出来放声歌唱!安徒生童话《精灵山》里,国王吃的烤蛇,蛇肚子里塞满了小孩的小手指头儿!人们为了给菜肴弄个花边儿,就用很多老鼠的嘴巴摆了一圈。前些年被抓差翻译一本英国鬼怪童话作家李尔的《一本荒唐书》,有个老头儿掉进火山里还说不烫,有个老头儿吞吃十八只活兔子后浑身变绿等等。这些年大家很是读了些《哈里·波特》和《魔戒》等鬼怪魔法故事,慢慢就明白西方童话是怎么回事了。如果从小就读这些长大,你也就顺其自然了,就像我们中国大人逗孩子说:你看那边有鬼,孩子们早习惯了,还要装作害怕地抱住大人哈哈大笑。仅仅是寻开心,无关道德,有人戏称这叫非道德。

 

http://jb.sznews.com/html/2015-05/10/content_3219605.htm#6809640-tsina-1-19766-222c4cc188da3f1d7b72cd32895d2c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