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你好!谢谢你的来信,谢谢你如此真诚地关心中国的文学和作家。写一些人的采访录,并出版双语版,这个想法确实很好,而且也很贴进读者,我很赞同。但是过程一定很艰辛的,你要有心理准备。我年轻时采访过60多个老翻译家,采访前都要读他们的书,采访完发表后出书时又大量改写,很艰苦。
谢谢你打算把我列入采访名单,我知道这是因为我的小说在德国出版的缘故,德国读者会有兴趣。不过跟那些作家比我确实相形见绌,因为我不是专业作家,作品也只有两个长篇小说,是散兵游勇,因此不必勉强把我列入采访名单了,但是我要谢谢你对我的重视,thanks
all the same!
是的,郭敬明确实很红,而且很有人气,二十多岁的年轻读者很追捧他,作品销售好像非常好,而且他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小王国。媒体上对他的作品争议也很大,褒贬不一,而且好像前段时间有人曝光他的作品有抄袭现象。但他似乎确实引导着消费文学的潮流,这是新时代的新现象。中国的文学界很复杂,几代同堂,意识形态各异,关键是作家协会还是官方领导机构,相当于政府的一个部,昵称文学部,有庞大的官僚领导机构,网络覆盖到每个小城市,享受官员的待遇,对文学创作一点推动作用没有,仅仅是养活了一帮官老爷而已,耗费巨大的国家税收。他们与郭敬明代表的民间文学潮流完全是两条路。而郭敬明的文学似乎又是完全商业化的出版和写作方式,失之浅薄,估计小读者阅历深点后也就不读了吧。这些乱象都很有看头的。
我因为忙于自己的劳伦斯翻译研究,写自己的散文随笔,对整个中国文学界的热点都不甚了解,基本不看这几年的新作品,包括莫言这批重量级作家的我也不读,有一个劳伦斯读就够了。我要写也是写自己最刻骨铭心的感觉,看同时代作家太多反倒扰乱我的心绪。所以我是彻底的outsider,等于对这些现象没有观点,说不上什么。真是遗憾。不过现在网络发达了,只要你在网上键入“郭敬明”三个字,就能看到很多反映,能为你提供最第一手的信息。
乱说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我在忙一套我自己翻译的劳伦斯文选,希望能在明年出版,这也是特色出版物了,一对一的翻译和研究,也算一个阶段性的小结。再谈。祝好。黑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