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序言与封面

标签:
文化 |
分类: about劳伦斯 |
目次
译者序
牧师的女儿们
鹅
受伤的矿工
施
美丽贵妇
母女二人
木马赌徒
教堂彩窗碎片
译者序言
这里收入的八篇劳伦斯中短篇小说,前四篇均创作于作者大学毕业后当小学教师期间(1912年前),那正是劳伦斯在生活上捉襟见肘、爱情上迷惘焦灼的时期,但也是他在文学创作上生机勃发、清纯质朴的时期。这四篇小说取材于作者最为熟悉的故乡诺丁汉小城小镇生活,人物性格鲜明,叙述语言清新细腻,浓郁的地方风情和草根人民的道地口语,这些都是其他同时代的英国作家们所难以企及的品质,非劳伦斯莫属。当年的劳伦斯成为伦敦文学界突然闪烁的一颗新星,凭的就是这种鲜活、灵动和血运旺盛的文字,令那些无病呻吟的小资产阶级作家和已经摇身成为雅士骚客而与自己生长于斯的劳动阶级彻底隔阂的文学青年相形见绌。这一段时间的写作为劳伦斯铺就了通往大师地位的最初一段石子小径。看一个大师成名前的小说如何精雕细琢、苦心经营,方能洞悉大师何以成为大师的轨迹。
事实上,劳伦斯的所有代表作都与他生长于斯二十几年的故乡血肉相连,有评论家甚至认为这里收入的《牧师的女儿们》里有后来惊世骇俗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雏形,后者从前者脱胎而出。一个作家如果在故乡的成长超过了二十年,他的想象力便会终生为故乡的背景所牢牢钳制。劳伦斯浪迹天涯,写下了不少异域风情浓郁的现代主义作品,多年后,在他生命临近终点时,他的虚构与想象的箭头再次射中诺丁汉和伊斯特伍德矿区小镇,以那里的森林为舞台,导演了一场回肠荡气的纯爱戏剧,为世界文学贡献了康妮和麦勒斯这样一对不朽的情人。可谁又知道,两个人物早在十几年前劳伦斯的中篇小说《牧师的女儿们》中就初露端倪,劳伦斯在潜意识中一直在完善和丰富着他们的形象,他们一直在劳伦斯躁动的想象生命中成长。于是牧师的女儿终于成长为康妮。十几年的孕育,终成正果。有心者不妨把这里的《牧师的女儿们》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作一对照,体验一下这种孕育-成长过程的痛楚与狂喜。
而后5-7篇则是劳伦斯的晚期作品,精彩固然精彩,对人性的洞察固然深刻,甚至镂骨铭心,寒彻觳觫,但与前四篇相比,隐约令人感到些儿莫名的失落和惋惜
最后一篇《教堂彩窗碎片》其实是劳伦斯在大学期间创作的最早的几篇小说之一,但现在看来反倒与他晚期的某些寓言与神话风格相似,两相比较,似乎是一种生命循环的端倪,又似乎是晚期作品的胚胎。这种文学大师早期与晚期的风格同质现象颇耐人寻味。
《牧师的女儿们》
是劳伦斯最富人性味的婚恋小说。它描绘怀春女子因性的萌动而生出美好的感情,以形而上的肉感美取胜,处处流露着性感与肉感的温情。但小说并未落入“色绚于目,情恋于心,情色相生”的窠臼,而是将这情色二字置于广阔深厚的现实生活背景中,社会地、心理地描摹不同阶级的男女如何冲破偏见相爱,情、性、理溶于一炉,使故事可信,感人。
《鹅
19世纪末小城诺丁汉的市井风情,农村丫头的懵懂与野性,小布尔乔亚的浪漫憧憬,手工业的凋敝,都笼罩在阴郁黯淡的氛围中。松散的解构,似乎是一种散点窥视的努力,也许是全无用心和铺张,这种写法在于功成名就的大师,似乎就成了优点。无论如何我们通过小说了解了19世纪末叶一个英国小城市的嘈杂无序和惘惘人心。
《受伤的矿工》
劳伦斯对生长于斯的矿工之家和矿工生活如此稔熟于心,凭着与生俱来的血液感知和对劳动阶级天生的悲悯再现矿工的厄运,关注他们对命运的抗争,也表现他们的无奈与愚昧。那浸透了他骨子里的劳动阶级语言被他把玩于股掌之上,为小说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施
一篇平实生动的矿工之家的生活故事,又像一场话剧:精巧的构架,鲜活的对白表现出鲜明的人物性格,角色在“舞台”上的轮流表演,“前景”与“背景”的呼应衬托,让你感到总有一盏无形的追光灯在心眼中扫射着,投向应该聚焦的人物和景物。
《美丽贵妇》
一个心灵扭曲的贵妇,用强烈的变态母爱控制儿子,令儿子面对其他女性无所适从,丧失爱的能力。她的第一个儿子因此抑郁而死,第二个儿子又在她畸形母爱控制下难以将息。只因为贵妇在梦中坦白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卑下心理昭然于世,才使儿子得以解脱厄运,贵妇亦因此精神崩溃而死。
《母女二人》
丧夫的老妇人心理变态,一心要与女儿厮守残生。她毁了女儿的第一次婚姻,竭尽全力讨女儿欢心,建立一个温馨的母女之家,但女儿因为受了性压抑,变得憔悴不堪。女儿终归是要嫁人的,且是嫁给了母亲不屑一顾的老男人。母亲人财两空,黯然神伤。母女二人竟然反目成仇,恶语相讥。
《木马赌徒》
《教堂彩窗碎片》
神秘的氛围,浓郁的传奇色彩,粗砺朴素的爱情,通过一片教堂彩窗碎片来叙述遥远的传奇恋人故事。这其实是劳伦斯在大学时期最早的几篇小说之一,但反倒与他晚期的某些寓言与神话风格相似,两相比较,似乎是晚期作品的胚胎。这种文学大师早期与晚期的风格同质现象颇耐人寻味
我曾说过,以中英文双语出版示人,这是出版社对拙译的信任,亦是考验,更是明镜照妖。英文修养深湛的读者还是以阅读原文为主,以切实领会劳伦斯的精义,拙译不过是劳伦斯锦绣的背面,为英文程度尚浅的读者起抛砖引玉作用,权当是给劳伦斯佳作所做的中文注解,残次之处,见笑大方。斗胆献丑,敬请批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