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还是传说,说一些大单位招工底线是211大学毕业生,今年就成真了。前两天听说一个牛单位进人三条标准:30岁以下,211毕业生,工龄三年以上。这是指已经工作准备投考这里的报名底线,哪条不够都不许考试。至于考上考不上哪还是另一回事。差一条,报名都报不上。至于应届毕业报考的,肯定是只许211的报名了。看了看,很多北京市属重点大学都不是211,如首经贸和首师大之类,我原来以为它们都是211。
唉,大学扩招,遍地“大学”,连原来的中专都能拼凑成大学,可不就烂大街了,只能这样硬性划分人群了。211算人才,之外的算蠢才,蠢材毕业后不许与人才一起参加考试,万一考上的是蠢才,那人家上211不就亏死了?蠢材们把211的人才在用工市场上挤掉了,211还怎么继续光荣下去?一刀切吧,以高考为准绳,高考考好了就有了社会基本准入证,高考没考好的,那四年你也别努力,就谈恋爱,游山玩水去吧,因为你努力也没用了,招工时你连考试资格都没有。现在考试尽是实用题目,那些211死读书的说不定就考不过非211的,最后来个反方向淘汰,你让211的脸们往哪里放?干脆把你挡在门外。或者你赶紧努力,毕业后考个211的研究生或出国混个洋学历,还能弥补你的非211苦出身。累死你哈,谁让你少壮不努力呢。
也不知道这个211是不是可以变,有退出机制和插入机制?如重新评估后有的可以进,不合格的可以退出211?据说今年大学排行榜出来了,有好些普通大学如河南的河南大学和河北的河北大学等赫然排在许多211大学前面了。那这样的后进变先进的是不是也该划入211去?否则河北\河南大学的孩子就亏大发了。明明自己的大学超过了很多211,可轮到招工了,连报名资格都没有,只能在本省本地找工作。如果有插入和退出机制,那样每年的211就会不一样,考大学时可要小心了,尽量争取进不会退出的那些名牌大学哈。不要考进去时是211,到毕业时被评估一下给退出来了,那就怨死都无处讲理去了。据说那些永久优秀的大学叫985大学,全国才十来所,拼命吧,同学们,进985啊。怎么听着像798艺术区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