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念不曾谋面的陈洛加教授

(2011-11-15 09:03:16)
标签:

陈洛加

画家

杂谈

分类: 书评/序/跋

   劳伦斯绘画集出来后我第一时间就给画家赵蘅写信报告消息,因为当初翻译稿出来后我对很多西方画家的名字中译文拿不准,我发现同一个人译名并不统一,便请她找位内行看一下,至少与某一美术界流派的译法一致才好.赵老师曾是农业电影厂的编辑和撰稿人人,但业余时间一直从事绘画本行,很有成就。说起来我们是同行,都是在影视幕后给节目写词的写手,她写中文,我写英文,业余各司自己认为是自己的主业的艺术门类.而且赵蘅因为是杨宪益先生的外甥女,这两年又写作出版了有关杨老和杨家家族史的著作,成就斐然。

   赵老师介绍了女画家、北方交通大学西方艺术史专家陈洛加教授帮我阅稿。陈教授非常专业而且非常热心,不仅校改了不少外国画家的中文名字,还特别对我说明翻译这些名字方面有中央美院与浙江美院的北南二派,各自为政,因此说如果我按照通行的发音翻译,也应该可以容忍。这让我又学到了一门知识。

   可惜的是,这几年书没出来,我也就没联络她们,昨天接到赵老师回信,竟然告知陈教授已经于去年英年离世。这真是意外。黄泉路啊,真是无老少,人生无常。我赶紧上网查一下陈教授的信息,还好有简介和一张照片,总算见到她一面。从简介中看,她应该是我的同级学友,但长我12岁,是我们77级中的老大姐了。我能懂得,她们肯定是经过了上山下乡的艰苦岁月并且一直在困境中坚持自学才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上大学的。而且我还知道,她之所以上的西南师范大学,是因为1977年近30岁的她属于超大龄考生,成绩再好一般也只能进师范院校。但她不坠凌云之志,后来又考上了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进取,从而不仅是画家,还是艺术史教授。她是我们“新三级”中的佼佼者。可惜缘悭一面。

    下面是陈教授帮我校改的部分人名(红体字)和她给我的信:

(1) Aelbert Cuyp (1620-91), 库普,荷兰著名画家其父和叔亦是著名画家。

(2) 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 (1610-1690), 与其兄一起都是弗莱芒著名画家。

(3) Philips Wouverman1619-1668)荷兰画家。

(4) Jacob Jordaens1593-1678),约尔当斯,荷兰画家(应当为法兰德斯画家)

(5) Meindert Hobbema 1638-1709),霍贝玛,巴罗克时代荷兰风景画家。

(6) Esaias van de Velde. 1587-1630 巴罗克时代荷兰画家。

(7) Jean-Antoine Watteau(1684-1721), 华多,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家

(8) Guido Reni1575-1642))雷尼意大利巴罗克时代画家

(9) 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 (1617-1682), 牟利罗西班牙画家。

(10) Diego Velázquez (or Velásquez, 1599-1660). 委拉斯开支西班牙画家。

 

毕先生你好!
 
本周我抽晚上的时间,大致看了你的翻译稿后面的画家人名,并将我知道和熟悉的画家名都用红色字体写在后面了。
我没有附上红体字的画家,一是你翻译的名字是通用的,我没意见,另一种情况是我不熟悉的人名。
在粗略浏览的过程中,凡是我发现的问题都用红色字体标示出来了。
所有这些都仅供你参考。
 
在美术界,画家译名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以中央美术学院为首的北派,同以浙江美院为首的南派在翻译上就有一定的区别,谁也不采用对方的翻译法。
 
所以,我认为只要重要的画家译名采用目前通用的翻译法,其他的就按照你自己的翻译法也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要附上英文原文和生卒年月。
 
翻译稿我还没有仔细阅读,等我的课上完了再好好拜读。如果有什么意见,我会发邮件给你。
 
陈洛加
  
  还好我出于职业习惯,保留了所有出版方面的通信,才有机会贴出这封信,以示纪念。向陈教授和学友致敬!
 
记念不曾谋面的陈洛加教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