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马文学蹄印1(1981-1990)

(2011-07-22 00:28:57)
标签:

杂谈

分类: 想当年

   转眼到了2011年的暑假。该到我大学毕业30年的日子了。但按照中国人的理念,30年是一个大的阶段。而我是把自己大学毕业那年看成是自己智识生命的起点的,那之前不过像一粒种子在土里缓慢地发芽,混沌度日。算来,1981年暑假开始忙着复习考研究生就是这个起点的前奏。半年后大学毕业,接茬读研,开始了学习劳伦斯并研究劳伦斯,也算正式开始了向着文学方向开步的历程,一棵树苗出土成长。这一路下来就是30年,虽然文学一直是业余生活,但它占据了我身心的大半,因此很值得敝帚自珍,小小回顾一下。因为一直是业余,所以很多年中居然没有记载这些脚印,也没给零星发表的文字建个文档,就是因为是玩票,自暴自弃,直到1996年生日那天才想起估计这辈子离不开文学了,该记下点什么,才有了一个简单的笔记,而这之前的一些事情只能靠回忆了。

                               

1981      完成毕业论文,论萨克雷的《名利场》,选择这部小说自然是喜欢萨克雷的文风,

但也是因为喜欢杨必的译文并读了杨绛论萨克雷的论文。是这三个人的文字决定

了我的论文方向。但论文已经丢失,连题目都忘记了。

 

在写作有关萨克雷的论文时,偶然在英美文学选修课上读到了劳伦斯的《菊香》,

深为震撼,从而开始从萨克雷移情劳伦斯,甚至在课余时间将《菊香》翻译成了

中文。这之前曾将威拉·凯瑟的短篇小说《雕塑家的葬礼》翻译成中文。这两篇

译文投给杂志社时丢失了,但仍然难以忘怀,几年后重新翻译发表。

 

大学期间依然暗自进行小说的练笔并向杂志社投稿,最终在毕业前一个短篇小说

被《河北文学》采用并发来留用通知单

 

 

1982.2     河北大学毕业,开始在福建师范大学外文系读文学硕士。

            短篇小说发表,2/1982《河北文学》。

            着手翻译长篇小说《虹》(The Rainbow by  D. H. Lawrence)

            写诗歌和小说,开始写中篇小说《大学生活流》。

 

1983       写作硕士学位论文D. H. Lawrence as a  Mystical Materialist

                                        (《神秘物质主义者劳伦斯》)

          

1984.12    毕业前将论文部分章节改写成中文投稿给《外国文学研究》,被留用。

获得硕士学位。进中国青年出版社从事外国文学编辑。

 

1985                          发表论文《时代与〈虹〉》,4/1985《外国文学研究》,。

8月底由文化部图书馆局派出赴佩思出席澳大利亚青少年文学会议(IBBY

Loughborough Conference on Youth Literature),发表演讲Literature for

Youth in China(《中国的青年文学》)。讲演写成后出版社请冯亦代先生审定

英文稿。后发表于奥地利BOOKBIRD杂志。

  参加劳陇先生组织翻译的《劳伦斯传》,全书由劳陇校审。

           

1986                          发表劳伦斯中篇小说译文《英格兰,我的英格兰,5/1986 《名作欣赏》。

翻译俄文论文《论D. H.劳伦斯》(Н.П.Михальская:Пути Развития  Англииского Рамана)

 

1987        1/1987《名作欣赏》,《公主》(劳伦斯)

5 /1987 《芙蓉》,中篇小说《大学生活流》

            4/1987 《外国文学评论》,论文《畸形的爱,心灵的悲剧》

            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孽缘千里》。

开始翻译长篇小说《恋爱中的女人》 (Women in Love by D. H. Lawrence)

 

1988        1/1988 《文艺理论研究》,发表米哈尔斯卡娅的论文《论D. H.劳伦斯》

           

            翻译劳伦斯的《美国经典文学研究》,章节在山东大学的《美国文学》上发表。

            发表凯瑟的小说《雕塑家的葬礼》,载《美国文学》。

4月,乘火车穿越西泊利亚和波兰赴慕尼黑出席第一届国际青年图书馆大会,

发表英文演讲Literature  for Children in China(中国的儿童文学),并在该

图书馆逗留20天,访问学者。期间写作大特写《哥们儿姐妹儿奔西德》。

           

5/1988 《追求》发表《哥们儿姐妹儿奔西德》。

            开始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随笔/书评/人物专访等,首篇是《老傅其人》。

 

1989       出版《恋爱中的女人》(北岳文艺版)

出版《劳伦斯传》(合译,天津人民版)

翻译劳伦斯随笔(漓江约稿)

《那五那六那七那八》,《追求》杂志

发表论文《劳伦斯创作主题的演变》,《名作欣赏》。

 

1990       《儿童文学》8/1990,《疯狂的记忆》(短篇小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