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稿费就是这么缩水的

(2011-05-13 08:51:31)
标签:

稿费

缩水

文化

分类: 嘲嘲闹闹

   自从有了电脑技术,很多出版社开始用word方式精确地统计作者译者稿件的字数了,这一统计方法还真让按照传统方法统计数字的我们大吃一惊:原来按照版面字数计算,一页文字连空格都算的话如果是900字,现在按照word统计就只有600多字了。这么一来,一本书的字数就比传统的计算方法缩水三分之一。出版方就省了三分之一,作者则少挣三分之一。原先我的一本四十万字的翻译小说,现在则只有30多万字。如果你想不开,就非郁闷死不可。可现代技术就是这么精确,它统计出来的是你确实敲出来的那些字数,空格什么的都被“点繁”了,因此大大降低了成本。

    刚毕业进出版社当编辑时,就得到教导说,给作者算稿费时是按照版面字数算,一行30字,一页三十行,就那么一乘,得出900字的结果,再按照全书页码一乘,得出全书字数来,再按照千字多少元的标准一乘,得出作者的稿费数字,很简单。总编室只是要求说要刨掉页码上最后空余的几行,不能便宜作者。但空格是不刨的,如果有的一行只有一个字,也得算一行,便宜作者29个字哈。

    于是大家就说,这样算海明威的写作方式很赚,因为他大多是一行或两行的电报体,赚了很多空格的钱。后来发现王朔的小说也是空格很多,还有对话特别多的那种小说,如:

    “你去吗,”他激动地问。

     “当然!”她说。

     这13个字如果按页面字数算,就是60个字呢,作者赚大发了。作为编辑我不愿意作者这么赚,但作为作者我乐意得很。那只能按行规办,谁也别眼红谁。于是我一边看着作者在我这里赚空格钱,一边作为作者在别人那里赚空格钱,心里平衡了,很和谐。

     但那个年代是模糊计算法,就那么迷糊过去了。因为要考虑作者一般不会为赚空格钱而写作,而且人家还有很多整页的心理描写,那是实打实的字数,而且是呕心沥血的。所以我特别赞成编辑自己也要写作翻译,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作者,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编辑工作。双方的互动就比较理性。

     现在这种word统计法貌似很科学,等于把你码的字全一个挨一个排满了算,是干货。如果你习惯了按页面字数挣稿费,你就得哭死。如果哪天发明了更新的计算方法,你更要哭死:

   我已经替他们想出来了:想办法刨除字里本身的空白,以字的黑影面积统计稿费,每平方毫米多少钱,鼓励作者用繁体字或写笔画多的字,这样同样字数情况下,王朔那类写笔画少的字的作家就比总写笔画多的字的学者少拿稿费,以体现学历高者的优势,估计这个建议很快就能得到出版社电脑软件开发者的响应,发明出来后马上应用,这样我的40万字稿费估计就等同于15万字了哈。

    这个年代玩写作和翻译,真要想开点,各种节省成本的手段都是首先冲作者稿费来的。如果你没本事成大腕,签高额版税的合同并规定固定的印数“数字”和定价“数字”或一次性高额稿酬数字,你就得接受现实,心安理得被点繁和缩水。千万别生气,40万字变30万字就变吧,原先连空格钱一起挣的好日子永远过去了,你只能多敲点字了哈,真是一字心血一滴,反正你选择了这么个血液流动的方式活着,不这么滴血,就得以别的方式滴血,血液是要循环运动的。血管一张一缩,一缩一张,你就喘着,那天张开不缩,或缩了不张了,你就永远没烦恼了,就极乐了。所以,现在还能被缩水,你是幸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