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版《混在北京》在德国混得还行

(2011-03-07 21:19:58)
标签:

混在北京

德文版

三版

南德意志报

出版

文化

分类: 书评/序/跋

   今儿收到南德意志报出版社的销售报告,称《混在北京》第三版去年一共销出去几千册,并列了详细的销售帐单。看到这里我就心里开始打鼓,不敢往下看了,生怕销售成绩不好,给人家赔了。因为当初签合同时就明确了,签合同后就付给我一笔“non-returnable”预付金,也就是无风险的预付金,即使我的版税收入低于预付金,亏欠部分也不用退还,损失归出版方,如果版税收入高于预定金则出版社补给我多余部分。这样的预付金当然好,但如果真是赔了,我面子上也过不去。但既然帐单来了还是得看下去。最后总算松了一口气,结局是这4262册的版税收入比预付金高出95欧元,就是说这次结算他们要再付给我EUR95。数目有点可怜,但我没有白得那笔预付金,这就算有面子,更不用说还找补给我95欧。

   德国出版社的明细真是明晰得很,把这几千册分成两类告知我。一类销售价格是打折的,每本价钱是6个多欧元,是这套“世界大都市丛书”20本按套打包销售的,这一类里我的销售册数是多少册,每本我的版税收入是0.3870,;另一类是单册零售,估计是在书店和报刊亭里销售,价格高些,每本价格是8个多欧元,《混在北京》单打成绩是多少册,每本我的版税收入是0.4992欧。我也不知道欧元的单位是什么,元下面有角吗,角下面有分吗?见笑。如果有那就分别是3874992,逗死。

   这次的版权期是2年,然后有半年扫尾销售宽限期,估计还能有2000册的销售量。这么一本中国90年代题材的小说印到第三版还能有这样的销售成绩,应该让我感到欣慰了,因为德语读者人数本来就有限,德国、瑞士加奥地利,也就一亿人的样子,1996年那两版估计已经让市场饱和了,也不知道现在买这书的都是谁,难道是1996年的德国儿童现在长大了,开始读文学书了,我就凭空多出这么些读者来?但愿如此,生命诚可贵,正如《混在北京》第二章的标题所引用的唐诗“人生代代无穷已”,拙作也能随他们长大而添新读者,还能在德语世界里再版。

于是我就开始想,这书在中国的第二版时间是2000年,已经断档11年了,会不会有出版社也能给我再版一次呢?2000年的小学生现在大学毕业了,应该喜欢读这本书了。回头我问问哪个出版社愿意再版,我相信这本中国题材的小说应该在中国比在德国更有读者缘,否则就很悲哀,因为我写它的时候想象中的读者是我的同胞而不是外国人,怎么会落个墙内开花墙外香呢,在德国的命运比在我的祖国命运更好呢?自然,昆德拉说过:书有书的命运。随它去吧。劳伦斯曾在《书之孽》一文中把出书比作开花:“一朵花儿曾经笑过,笑过了就窃笑着结籽,然后就消失了。什么时候?去了哪里?谁知道呢,谁在乎呢?那获得过生命后发出的笑声就是一切。”所以我也不要太在乎,让已经笑过多次的《混在北京》随便打籽儿,让花籽儿随风飘去吧,如《约翰福音》里说的:“风随自己的意吹动”,它把花籽儿吹到哪儿就算那儿。寒凝大地的时候要过去了,春华在生发。

德文简介:Hei Ma ist das Pseudonym eines bekannten chinesischen Autors, Jahrgang 1960. Ohne ein Blatt vor den Mund zu nehmen, schildert er auf ironische Weise das Pekinger Alltagsleben, angesiedelt zwischen ökonomischem Aufbruch und uralten Kulturtraditionen. Im Mittelpunkt stehen acht Familien und ihre Probleme: mit dem Wasser, den Kindermädchen, der Karriere, den Intrigen untereinander, dem Kampf um ein größeres Zimmer, der Zuzugsgenehmigung für die Ehefrau, mit alten und neuen Seilschaften am Arbeitsplatz und Verunsicherung durch wirtschaftliche Reformen

自动翻译出来的英文是这样的:

Hey Ma is the pseudonym of a famous Chinese author, Born in 1960. Without taking a hand over her mouth, in an ironic way, he describes the everyday life of Beijing, located between economic awakening and ancient cultural traditions. It focuses on eight families and their problems with the water, the nurse, the career, the intrigues among themselves, struggling for a bigger room, the immigration approval for the wife, with old and new cliques at work and uncertainty caused by economic reform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