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书店咖啡馆诞生了
(2010-10-15 22:17:48)
标签:
三联咖啡休闲 |
分类: 俺的随笔 |
三联书店的私人畅想曲
看新闻里说著名的三联书店销售店的二楼租给了一家著名咖啡馆,只留下一层和地下层售书,原因是书店销售不景气,出租二楼后每年房租收入有一百万,对书店的销售额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对此评论是店堂“瘦身”,纯文化书销售受到网上书店竞争,销量很小,销售方式传统,连年亏损。
这些都是传统书店面临的尴尬问题。书无论如何是商品,要卖出去方才实现其价值。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是从出版社和新华总店订购,三联这样的零售书店的销售主要针对个人消费者,要顾客自己掏腰包买书,其实是很艰难的一个行业。单纯靠销售纯文化艺术书维持自身生存确实很不容易,多种经营应该是个良性的补充。但书又不是大饼饺子这样的商品,毕竟是精神食粮,所以销售图书还是要讲究个精神,“卖”的姿态不能太卑躬屈膝,还是要有点清高,强调的应该是以书会友,往来皆清雅,不能在污浊的环境和气氛中“卖”。
所以书店与咖啡店或茶馆什么的为邻,应该是个很雅致的选择。我倒很赞成三联这一举措,不希望大家认为这动作是无奈之举或悲壮之举,应该很喜庆地看待它。无论如何三联没关门,保住了那么好的地段的文化地标地位,那个咖啡馆并不令三联掉价,只要三联自己不降低身价就行。有了这一百万的年租金,三联反倒应该有精神气儿,更强调自己的文化身份,“卖”起书来更有穷贵族气势才对。而不是自己自降身段,胡卖乱卖,甚至把一些起哄的养生书、菜谱之类摆在显眼位置。还是要保持以前三联的高雅气度。否则你干脆就改杂货店,只在店里设个小专柜卖生活用书算了。希望三联守得住自己。
顺便要再次表示一下自己多年前就有的小理想,那就是“如果我要有钱”,就自己在某个闹市区置业,开一个书店,两边是咖啡馆(里面的隔间也出售精致的馄饨但决不能有油烟)和时装店,三位一体地进行。看来,今天的三联实现了我理想的三分之二了,还缺个时装店。估计再接下来,三联的一楼改成时装店,只剩地下一层卖书,这就完全实现我的梦想了。但如果只有一层了,那就只卖高档文化艺术图书。让人们捧着文化艺术书去挑时装,然后上二楼喝咖啡吃点心,嗯,这场景很令我憧憬。因为我没钱干这个,就把小梦寄托在别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