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大学老师的语文水平!

(2010-04-02 12:21:44)
标签:

转载

分类: 嘲嘲闹闹
瞧这牛文,赞一个。

    再次为大学老师的语文水平而愤怒!本来已经愤怒得近乎麻木了,不料还是气愤难平。

    再次为所谓语言研究者拙劣的汉语写作能力脸红!眼前稿件里那些文理不通的句子,完全可以拿到中学的语文课上去作病句分析,让中学的孩子们取笑!

    最难以接受的是,把汉语写成这样,还不可一世!还把需要人帮着整理文字当成天经地义!

    做语言研究的,大学老师!博士、硕士、教授、讲师!瞧这些头衔!

    为汉语哭!为大学哭!为所谓知识分子哭!为读书人匮乏的自省自知能力而哭!

    一说语文水平,就想到文辞华丽的美文——为这种愚蠢而哭!

    这些所谓的文化人,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名副其实地有文化!对季羡林之问的破题,似遥遥无期。我们要的是中西皆通的学者,面对的却是中西皆不通、皆成半吊子的疑似“学者”。当今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夸夸其谈、“成果”斐然、文辞不通、漏洞百出的学界中人。按说哪个朝代都有在学界混饭吃的,就是抄袭剽窃也有祖传,但如今好像混饭混得特别地心安理得,甚至理直气壮(你不给他走潜规则,他还纳闷!)。就文字而言,优秀者也有,比例却是难说。前不久我说过,看好文有时会叹一声:到底是名校出来的博士!可更多的时候叹的却是:这也是博士、教授?!就连很多学生的文笔都比他们强!做学问者在学问上“不拘小节”(或文献错漏,或逻辑不通),甚至于连话都写不顺,只是为各种头衔而疯狂,令人齿冷心寒。

    日前和朋友聊天说到,过去的文人,国学底子好,成年后,那汉语雅致不说,不管怎么“乱”用,至少不会用错字词。而我们当代的情况是,要么从来不用雅致文字(因不知道怎么说,比如一些礼仪性的语言),要么就是一不小心就用错。最糟糕的是,用错了还强词夺理!

    这种情况还有一个或为因或为果的伴生现象,就是写古典诗词的人少,写得好的人更少。不少人喜欢,有时也写写,但细看下来,那里面错字错音的实在太多,捡不胜捡,连挑错的价值都没有。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说它束缚人,甚至可以抛弃了。好在它还是魅力无穷,远不至绝。也正因为这一点,对自己不熟悉的词语,从来不敢装懂,更不敢乱用,至少要查一查,以这种方式多认识些字词,何乐而不为?

    教育部最近成立了学风建设委员会,仍然是顾不上语文这等小事。新闻出版署对期刊的例行检查中,也没有对语言基本质量的要求。这倒不难理解,因为这原是最起码的要求,是默认前提。然而,就是这前提有问题了。结果就是沙上筑塔,外表光鲜而已。中国学术走出去,留待后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