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亏我没进电影院看《梅兰芳》

(2009-01-02 15:02:11)
标签:

梅兰芳

陈凯歌

失望

纸枷锁

文化

分类: 光影杂谈

    年前在电视上多次看到陈凯歌率剧组在进行《梅兰芳》电影的宣传,感到这个大戏不容错过,就想无论如何要进一次电影院了。放了假偶然得到一张光盘,就想进电影院前先睹为快。没想到,看了碟片,我真的不想进电影院了,不想再看一眼《梅兰芳》。我庆幸我没专程进电影院一趟,否则,不菲的门票不说,路上堵车的时间加电影时间就要半天,还有市中心一小时10元的停车费,为这样的电影,反正我觉得不值,谁说我没文化,不懂电影,不懂京剧,不懂艺术,我都不在乎,我就公然在博客上表示我不懂吧。

    当然,不喜欢不是说它不好,个人好恶而已;还有,就是因为它是陈凯歌的招牌电影。如果是另一个二流导演的作品,我或许会欢呼说真好,要为国产片加油。可由于对陈凯歌期盼太高,他的段位明摆在那么高的位置上,宣传攻势又如此之猛,在这种情势下看这个电影,就只能是大失所望了。

    当然还有,开头那一段直到十三燕悲情地死去,都很让人撕心扯肺地感伤,一老一少两个演员的表演确实震撼人心。谁知道怎么就从镜头一转成年梅兰芳一出场这戏就看不下去了。总的感觉就是通俗剧+MTV+大片特技,可就不是大片儿,最终的感觉是大片儿碎落-blockbuster busted to blocks。很多的优秀成分,很多的优秀元素堆起来,可就是堆不成大片儿。看陈凯歌在电视上的踌躇满志,看着所有的演职员像供神一样地仰视陈大导,你不能不感动,可再看看片子,唉,陈大师,我真想去电影院,可我就是迈不开步子啊。真希望这是陈凯歌的学生导演的,陈凯歌只挂名当个艺术指导,那样,会有更多的人欢呼,欢呼中国电影的希望;可它明明白白是陈凯歌亲历而为的艺术品,而且是以那么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推介给大家,这就只能感到陈凯歌走到我们希望的尽头了,他还能再出彩吗,那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和努力才行呢。

   看到网上有人说陈凯歌是“纸枷锁下凯歌难奏”,可能有道理,这一切不能由陈凯歌承担,或许他是被一切纸枷锁禁锢住了的天才,毕竟中国电影界有这么一个大导演不容易,我们不能太苛求。或许,如果这电影不打着梅兰芳的真名就能让陈导完全施展天才?看来电影还是虚构为好,弄真人纸枷锁太多。既然如此,陈导为什么非拍传记片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