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在福州的福建师大念书,第一次在那里过中秋节,师大食堂给每个学生发月饼,拿到大月饼我张开嘴就是一大口,结果吃了满嘴的肥肉,顺嘴流油,腻到极点。周围的福建同学哈哈大笑,说:你好好领教一下福州月饼的厉害吧,里面全是肥肉!这才知道福州老式月饼竟是如此独特。奇怪的是,福州人那么个吃肥肉法,却很少有胖子,真是奇怪。估计是那里的水和气候下,人体内会缺肥肉吧?
于是中秋节,大家爬到楼顶上把酒问月吟诗时,省得买肉食了,大家只买酒和水果,把发的月饼切成一条条的,摆在盘子里,吃一口肥肉月饼喝一口烈酒,哈,那种甜肥肉与酒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十分美妙,肉也不觉肥了,酒也不觉辣了,感到香气四溢。穷学生的生活立即充满乐趣。我就那么在福州过了三个肥肉就白酒的中秋节,在闽江畔,俯瞰着江上的渔火。

1980年代初的福州还是个古风犹存的中等城市,817路是一条狭长的窄路,路边都是老旧的木屋商店,能买到各种诸如肥肉月饼之类的地方小吃,半夜里街上还有卖鱼丸的挑子,小店里能看到店小二在大汗淋漓地打燕皮(用瘦肉磨成肉糜,最后打成薄薄的肉纸,晒干后包肉煮汤)。师大所在的仓山街上更是布满了小铺子,周围还有不少西式老洋房,高高的墙头上开满茑萝花,爬满青藤,感觉就像20-30年代旧中国的电影。
随着时代的进步,估计古老的福州老式月饼已经停止生产了吧。很久没回去过,在电视上看到的是摩天大楼林立的福州,这样的地方肯定不卖肥肉月饼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