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俺的小说 |
去呢。碰上伊拉克这些脑袋别在腰里的穷汉子们,这仗啊,且着呢。美国碰不要命的越南人,不是打了十几年吗?”
“上次海湾战争不就是速战速决吗?”
“上次是全世界抽伊拉克,这回不一样。你看啊,法国和德国跟美国斗咳嗽,西班牙意大利爱莫能助,俄罗斯明哲保身,就英美两国唱二人转,他们的坦克就在大沙漠里咕容吧,且磨蹭不到巴格达呢。我保证晚上出方案,行了吧。”
“你就咕容吧,”杨房殿不快地说,“耽误了事,我跟你没完。”
“磨刀不误砍柴工,你放心吧。”
向茂立即跟中央台几个朋友通了电话,心里大概有了谱,然后拉着柯青进播控中心的大厅里去看电视报道。屋里的大墙上镶了一墙的电视,全国几十个省谁在播什么都一目了然,还有CNN,路透社和香港凤凰台的节目。
向茂饭不吃,水不喝,两眼不错珠儿地盯着看了大半天的中央电视台节目,看得柯青直犯困,只能坐在一边大口喝水,大嚼“肯德鸡”,出来进去上厕所。
晚上9点整向茂一拍脑袋突然开窍,对柯青说:“我他妈算明白中央电视台的路数了。你看啊,他们只有一个记者小分队在伊拉克一带出没,靠自己现场直播是不可能的,但有美国的CNN和英国的路透社24小时直播做后盾,可以直接切美英的直播信号进行同声传译,比自己派记者强多了。他们要干的就是加自己的演播室脱口秀评论。明白了吧,青子?”
“对,”柯青也恍然大悟道:“这种形式省钱省力还让中国观众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了外国电视直播,布什和布莱尔那边说什么这边立马就能连听带看,还有人给同步翻译,立即觉得中国跟世界是在一个地球上了,真好。”
向茂简单总结了一下这个路数:演播室里各路专家一字排开候着,演播室外几班倒着盯住CNN和路透社直播信号,随时切进同声传译,播一段看没什么爆炸性新闻了,就中断信号,让主持人就时下的战场情况向各方专家提问。那些在各个领域里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就开始各抒己见,战争专家分析局势,国际关系专家分析各国关系因战争可能出现的分合,经济专家预计战后重建伊拉克时各国获得的蛋糕分额。
“这哪里是伊拉克战争直播,”向茂对柯青说,“简直就是评说天下大事,监测国际风云,反正跟中国没关系,敞开说,犯不了方向路线错误。什么叫旁观者清?不关自己的事,只顾指点江山时脑子最敏捷,也最显伶牙利齿。”
向茂还发现,偌大的京城,号称人才济济,集中了13亿人中的人尖子,可这类专家似乎人数有限,经常发现他们下了一套上四套,偶尔再赶上其中一个重播较早的访谈,会出现同一个人穿着同样的衣服在两个频道里同时出现说着同样八九不离十的话。其中个别会讲英语的专家则不时还在9套英语频道中现身一下,等于在三个频道中轮番出现,好不忙活。平时电视上很少见到这些人的音容笑貌,一打仗,全来电视台集合,成了战争名人。向茂最佩服的是那个军人教授,科索沃战争期间那人就以预言准确,口若悬河著称,红透荧屏,然后是他的书红透书店,消停了几年,伊拉克战争又让他隆重现身。估计这人英文不灵,否则他绝不会放过上英文频道秀一把的大好机会。当这类嘉宾一天进项少不了,皆大欢喜。
“你看清了那些人的单位名称没有?”他问青子,“其实咱们省里这样的单位一个也不少,区别只是上中央台那些人的单位最前面是“中国”和“中央”,咱省里的专家单位前面是省,后面的字全一样,人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咱们就是省社会科学院,职称都是研究员或教授。其实,省里这些专家学者水平也未必差多少,好歹也是几千万人里挑出来的。英国法国的不也就五千万人?咱们的四川河南山东,哪个都上亿人了,咱们的省大学不跟牛津剑桥比,好歹和伦敦大学五的有一比吧?把咱们省的社科院研究员当成伦敦战略研究所的研究员,也差池不到哪儿去。咱也来几场专家学者现场脱口秀,还可以从中找几个英文好的,跟在省会的外国人同台讨论。”
“对砍,那得配同声翻译,咱省里的翻译行吗,人家上中央台的都是专门训练出来的,”青子担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