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的口音”混翻译饭
—— 《劳伦斯和他身边的女人们》及其它
·黑马·
近日逛北京图书大厦和三联书店,发现都在卖《劳伦斯和他身边的女人们》。在这样的大店里买书我是放心的,19.8一本30万字的书,翻也未翻就大方地买下。
拿回家翻看,越看越倒胃口,不仅怀疑其译者的英文理解力,更怀疑他的文化底子,也怀疑编辑有没有英文知识和文字判断力。如此低劣的译文何以出笼上市的?这才想起翻看版权页,居然没有原文标题。这就颇令人生疑:原来的英文标题是这样的吗?最起码这样是不合图书出版规矩的。一本译著怎么能不标原文书名和作者名?让我想起前一阵子某本中国人冒充德国人出版的“译著”。
随便翻开一页就看到这样一句“富裕的约克什尔口音……”,哑然失笑。猜得出是“浓
重的约克郡口音”之误。见到rich就想到“富裕”,怕是译者穷惯了。还居然把英国的约克郡译成“约克什尔”。中间很多句子逻辑之混乱,根本就把劳伦斯的意思译反了,实在会坑害不了解劳伦斯的读者。
再随便翻下去,大的笑话竟此起彼伏了,连不懂英文的人恐怕都无法忍受了:译者竟然将一些著名作家的英文名字照搬进译文中!既然如此,干脆出英文版算了。这些名字是:Bacon, Emerson, Thereau(Thoreau之误), Carlgle(估计是Carlyle之误)。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就是培根,爱默生,梭罗和卡莱尔。不知道,文化水平低,但勤能补拙,查查字典总可以吧?翻译的饭竟可以这样混么?再随便一翻,又出来个高尔斯沃斯,念过点英国文学的都知道这是什么错误。但你知道哈克斯雷就是大名鼎鼎的赫胥黎吗?知道“马骚”就是不朽的“马太福音”中的“马太”二字,“路可”就是“路加福音”的路加吗?于先生的译本竟然可以没有一个注解!他无所不知。不知道的干脆保留原文。编辑也不管(是不愿管还是水平有限?),让读者去猜。
我若是开了发票,肯定去北京图书大厦退书。可惜我没开,悔之晚矣。
几天后又看《血肉之躯——劳伦斯传》,那里的笑话更可恶。“艾尔萨斯—劳里恩”是什么?就是著名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劳伦斯一度的亲密朋友、诺贝尔奖获得者“拉塞尔”是谁?当然是罗素!他们二人的恩怨算得上一件奇闻。伟大的罗素竟然可以对劳伦斯恶语鞭尸,毫无宽容之心,真不知这位哲人智者和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何以毒汁四溅地辱骂一个死去多年的一度莫逆。可这本书里到处出现的是“拉塞尔”,真是坑害我们中国读者不浅。此类常识错误比比皆是。再一翻,竟是戈宝权“顾问”的书。如此打名人牌子贩卖次货的“秋风万里芙蓉国”的出版社。40万字的“译著”连个注解也没有。这算什么书?
还有中华读书报》上一位读者列举的某教授翻译的《劳伦斯散文》译文质量之低劣,简直触目惊心,不是读者愤然投书报刊昭示于众,我等后生哪有过半点疑心?教授加名牌出版社本身就是无形资产,可他们硬是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蒙了读者也毁自家牌子。谁又奈何得了?
买书,可要加小心。我们并不富裕,不能老上“富裕口音”的当!记住开发票,发现“富裕口音”类的书好退货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