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术师》:港制喜剧的新看点

标签:
大魔术师影评照日格图娱乐 |
分类: 光影交错(影评) |
张贤变出的鸽子没有在雷大牛额头上拉屎之前,基本上看不出《大魔术师》是一部贺岁喜剧。导演尔东升把包袱埋得很深,让人误认为这是一部讲爱国情结和爱情故事的严肃电影。电影开头像模像样的地盘之争让人想起今天已没落的香港黑社会题材电影;电影中梁朝伟吹笛引“蛇”的那段让让人想起《东成西就》这样的无厘头喜剧;电影结尾的分别画面让人想起去年轰动一时的《让子弹飞》,但《大魔术师》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笑料和搞笑模式:它并不急着把最后的包袱抖响,先让观众借助电影的后期制作看够变幻无穷的魔术,再给观众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等观众看得云里雾里时导演才拿出他的包袱一层一层地抖给观众,在看似严肃的氛围中把“笑料”藏到最后。直到电影结尾时满脸炮灰的闫妮再一次进入镜头时观众才相信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贺岁喜剧。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大魔术师》的成功在于它并不是一部单纯的“搞笑”电影,是真正的喜剧。看过太多的港版喜剧,它们只靠对话和故事的无厘头取悦观众,而这一模式的电影也被周星驰演到了极致。黄百鸣电影的喜感则来自于电影结局的大团圆,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来香港电影的喜剧特色。《大魔术师》里融合了很多“喜”的因素,但每一个因素都不会占据绝对优势,因此这部电影的喜感并不依靠某个单一元素,而是建立在复合元素之上。因此,无论观众喜欢哪一种喜剧形式,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那类,最后大笑特笑。为了能够让《大魔术师》成为一部稍显深沉的喜剧,尔冬升甚至不惜拿电影本身和演员本身开玩笑,一次次挖苦自己,挖苦电影事业。这样的桥段直接提升了电影的笑点,笑后多少还有点品咂的余地。能够让观众笑得自然,拒绝咯吱,是《大魔术师》的成功之处,也是这部电影有别于其他港版贺岁的一大亮点。
电影中的三位主角皆是大腕,但并非专业的喜剧明星,电影的主线也并非是喜剧故事,尔冬升却把这部电影拍成了喜剧。众多喜剧元素的通力配合下,《大魔术师》里的魔术表演和笑点撑起了电影的内容,精彩的对白隐藏了电影故事几处断裂的瑕疵。电影虽取材于军阀混战时期,也很大程度上关照了眼下的现实生活。柳荫问雷大牛和张贤,你妈和我同时掉河里时你先救谁?一个家喻户晓的脑筋急转弯问题成功打翻了女人的醋坛子,也把观众们的笑点推到了新高度。更重要的是,观众一乐,这部略显飘渺的电影就缓缓降落到了地面。《大魔术师》中的“七圣法”能够让人忘掉现实,回到梦境中——喜剧电影的功能亦是如此,让观众忘掉残酷的现实生活,在影院里获得暂时的快乐。电影里的传奇魔术师张贤说:“骗子,也是要勤学苦练的。”《大魔术师》里日本人所拍的电影只是个“骗人”的把戏,那《大魔术师》的本身又何尝不是?但对观众而言这样骗局很新鲜,至少不会让他们笑得那么低级。可见尔冬升在自己的电影里挖苦电影本身的同时自己也在勤学苦练,想着要让观众“乐”,而不是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