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不止是温暖

标签:
《活着》书话照日格图出版商务周报杂谈 |
分类: 我看我说(书评) |
活着便是希望
整理衣物时,我看到朋友在几年前送我的一本书,它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活着》(南海出版社
地主少爷福贵的一生经历让我感慨,更一点点影响着我。他年轻时奢侈的生活、被迫从军的无奈、逃出戎马生涯的幸运、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家人一个个离他而去的不幸让我读懂了生活之途是多么难猜,却也因此充满神秘感。在这部作品中我读懂了作家余华对生命和生活的诠释,他说:鸡大了就变成鹅,鹅大了就变成羊,羊大了就变成牛,牛大了日子就好了。一种朴实的、农民式的生活态度温暖了我。那如初生的火苗般不断变大的,不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希望吗?不就是生活的本身吗?《活着》告诉我活着就充满了希望,活着便是奇迹。尽管生活有时会和我们开一些并不轻松的玩笑。
看着地上放着的行囊,我想起了我毕业后近一年的生活,在一个几乎陌生的城市里独自打拼的辛酸与艰辛。我想到了《活着》。书中没有多少对生活和活着本身的感慨,但它却给了我一种暖暖的温度。在那个寒冷的北方冬夜,我第一次为我的青春流泪,第一次为我的冲动黯然神伤。或许这泪水早就应该流,只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罢了。看《活着》我终于明白了我应该像样地活着,不能因为一点眼前的困难就放弃一座城市,放弃一座城市赋予我的青春梦想。
像样地活着
我带着有我作品的厚厚的简历,四处游走。在一次招聘会碰见我大学同学。他嘲笑般地说道,主考官只用30秒看简历。我笑而不语。我用《活着》里的主人公“福贵式”的快乐安慰自己,命运不会如此不公,它一定会知道一些人对生活是何等良苦用心。在四次踏进招聘会现场后,我成了杂志社的一名编辑。这是我所有同学都羡慕的一份工作。
《活着》成了我最好的励志书。之后我买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版本的《活着》,它通红的封面更给我积极向上的动力。《活着》里主人公福贵的不凡经历告诉我,只要活着,生活的希望就永远在;只要认真对待生活,生活就会对你慷慨热情;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生活,生活就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惊喜。现在我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每每这时我总是想,苦难也是我们活着的另一种意义。在生活的困难时刻,我有幸读了《活着》,它给我的不止是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