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黑格尔对世界的负面影响
(2013-10-07 09:42:51)
黑格尔固然是哲学家的大师,黑格尔把哲学提高到惊人的高度,也完善了哲学本身。但是哲学自从黑格尔之后就再也无路可走,起码原有的路子已经被黑格尔走至终点。黑格尔之后的哲学产生了各种裂变。黑格尔终极了理性主义的哲学之路。这条路的哲学再也找不到新意。
黑格尔把哲学变成了纯粹的学科,这是其功劳。但是黑格尔也把哲学变成了最枯燥无味的东西,远离人间烟尘。黑格尔把哲学变成死的学科,也是由于黑格尔把哲学的各种概念做了死的规定,由于理性主义的影响,黑格尔把哲学的概念看成是绝对理念,这种绝对的理念也终结了哲学的理性主义之路。所以,黑格尔不仅把哲学推倒极致,而且把哲学自身推倒死胡同。黑格尔把哲学变成科学那样的定义,定律,这是其逻辑的死胡同。黑格尔把哲学的各种概念的之间的联系变成僵化的东西,也禁锢了人们的思维。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变成是只有他自己可以把握的理解的东西,也就是变成哲学的标本。这种死的标本失去了现实和生命的活力。这方面,黑格尔的影响力还不如康德。在康德那里,哲学还是一种带着人间的温情的知识,还是道德的,现实的,理性的各种需要,但是黑格尔把这一切都榨干了。黑格尔的影响还是,受到黑格尔影响的以后的哲学,青年黑格尔学派还是走不出黑格尔的僵化束缚。在黑格尔之后,哲学变成一种思维的僵化的工具,而且不管现实的需要,不管实际的生命的情感。也就是说,黑格尔的哲学包含着一种思维的暴力,这种暴力自以为是宇宙真理,因而对世家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黑格尔之后的思想的暴力,表现了其后产生的两次世界大战。这种危机使世界震惊。原来人们信以为真的绝对理念是思想的暴力。理性主义自身的理性丧失了,理性主义实际变成了非理性。
也就是说,把黑格尔的负面影响说成是“思想暴力”,是把黑格尔自以为是绝对理念的哲学变成了权力意志方面的现实人生。在黑格尔那里,自以为是掌握了宇宙真理,动不动以绝对命令的口吻宣教什么,这已经是一种哲学的霸道。虽然黑格尔不是宗教家,但是其哲学的高度达到了对世界的彻底的宣教,思想暴力成为权利意志的辅助性的工具,而且不容怀疑,不容商榷。在黑格尔那里思辨变成了绝对公式,他有极大公式,这种公式成为人们思维的方法论,而且是数百年不能违背。也就是说黑格尔哲学的僵死是从此开始的。哲学的现实活力在黑格尔得到遏制,哲学就像气息奄奄的英雄。
本来理性主义的宣教就有不容分说的意味,这在儒教那里也是如此,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都是公式化的。哲学一旦变成格式化的也就僵死的。中国人的中规中矩和儒家的理性主义是分不开的。人们会生活在理性的想象力之中沾沾自喜,不顾现实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也就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成为理性的合理,这种合理却是现实的不合理。比如把妇女的三寸金莲,是符合其理性的,却是违背妇女的自由意志和自然需求的。所以,哲学的理性主义的极端情形并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会扭曲社会现实的。圣人的思想暴力比黑格尔更加严酷。
在思想暴力之下,就禁绝了别的活力四射的思想,把别的思想都看成是异端。这是儒教
所说的。黑格尔也以绝对理念扼杀了别的现实思想,黑格尔自身的哲学也只能变成自我欣赏的东西。权利意志正需要思想暴力的支持,这是黑格尔哲学给世界的最严重的负面。哲学不但没有遏制权力意志的极端形式,而且如虎添翼。哲学的思辨没有解构权力中的不合理的成分,而且助纣为虐。世界的不安定才从此开始。我们虽然不能把两次世界大战之罪归结到黑格尔,但是总是原因之一,而且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思想的暴力是支持战争的内在的驱动力。没有一种思辨的思维可以进行如此猛烈的战争,这是理性自身不能解释的。
说道思想暴力,我们还要涉及科学,科学也把自己的思维的结论和方法作为思想暴力在推销,科学也丧失了思辨性,把科学的绝对理念变成真理在“深入人心”,这样人们的思想也被科学格式化和固化了。从哲学,科学,宗教,艺术的方面看,哲学变成思想暴力,科学变成思想暴力,宗教变成牧师的宣教舞台,艺术变成对上述方面的艺术化的串接,这样整个文化的活力就失去了。一个是思维的思辨能力,一个是现实的基础丧失。上述方面的抽象实际是抽干了现实的血液,把学科变成的枯燥无味的,机械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僵死的东西,再度对现实进行强制性的干扰。这就是思想暴力变成了现实中的暴力。思想暴力是软暴力,这种暴力实际在遏制生命的最深层的力量。就此,哲学,科学,艺术遇到的危机比宗教还严重。宗教信徒的数量可以告诉人们,宗教还留下了一道通向现实人生的实际需要之路。就像祷告也是解决现实的问题,起码具有安慰人心的作用。具有把自我的事件与彼岸的希望建立联系的可能。所以,宗教比哲学更加发达。哲学为什么成为书斋中的少数人的思想暴力工具,就是因为黑格尔的哲学陷入的绝对理念。这是其自以为是的东西,却不符合现实,现实没有绝对的东西,也没有绝对的理念。在基督教中,上帝也是宽容人的,这就解构了一切绝对性的东西。上帝对人的宽容和爱比哲学的思想暴力更加温和,所以宗教比哲学,科学具有更多的信徒。哲学在思想暴力中,把人踢出去,在绝对理念中,把思辨踢出去。这样哲学就变成孤家寡人了。
给以黑格尔以致命打击的是尼采。尼采是纯粹的非理性主义开启了现代哲学。现代哲学的民主思想,思辨性,非系统而实用,无主体而变换多姿,是从现实的需要出发,而非从哲学自身出发。在哲学自以为是的公式之后走到死胡同,哲学没有看到做为人的存在不仅是靠枯燥的概念,而且是靠感性的东西才能激发生命的活力。这在基督教的圣经中是完备的。圣经中不仅有说教,哲理,历史,诗歌,信仰,还有劝诫与安慰,始终维护着希望,爱和信仰。圣经的多样性恰恰适合生命的实际需要,有困境中寻求帮助的言辞,有爱情的言辞,有理性的言辞,有感性的言辞。。。这是哲学所不能做到的。起码,哲学从理性主义走出来的代表就是尼采的《查理斯图拉如是说》,这本书中,哲学变成耶稣基督传教时的形式,是对现实的感性思维,不是绝对命令,而是一种预兆和暗示。是比喻和启发。哲学似乎要穷尽力量要超越宗教,但是最终还是不能超越。因为哲学的形式的枯燥把哲学变成了人间的另类。哲学遗忘了人的时候,人也疏远了哲学。这也有黑格尔的“功劳”。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