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插柳学诗
插柳学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11
  • 关注人气:7,3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再致彭鲁先生:谷城因神农尝百草、植五谷而得名是不争的事实

(2013-10-07 11:17:21)
标签:

转载

     彭鲁先生在《谷城的由来》一文中说:“事实上,谷城并非五谷而得名,而是来源于谷山,确切的说,来源于西周谷伯绥所创立的谷国。

拜读罢此文,我感到困惑的是:如果没有“谷”这个地名,谷山的“谷”、谷国的“谷”从何而来呢?难道是有山就有名?命名就建国?我看到的是,在湖北设的省叫湖北省,在海南设的省叫海南省,在重庆设的市叫重庆市…… 即使是三亚、三沙,也是先有名,后设市。我想,在此问题上,古人的严谨程度不会亚于今人吧。

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谷城县志》记载:“谷城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境内谷山,相传为神农氏尝植五谷之地,谷城之‘谷’因此而得名。”

为了确认炎帝神农“一线五点”的活动足迹(即出生在随州历山、至谷城尝百草植五谷、至神农架搭架采药、至湖南耒阳发明农具、逝世在湖南炎陵),2009678日,由湖北、湖南两省宣传部门组织的“重走神农路、寻根鄂湘行”活动,在谷城县召开了神农文化研讨会并且隆重举行了神农尝百草、植五谷圣土圣物交接仪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鄂湘两省的平面、声像、网络等四十多家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由此,神农尝百草、植五谷之地中外知名了,谷城由神农尝百草、植五谷而得名也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了。

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地名是历史形成的,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以保持地名的稳定性。”

衷心感谢彭鲁先生对谷城的厚爱,写了不少美文,使谷城的水添光,山增色。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